会计分录怎样编制?以下是会计分录编制的方法等等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图片0]
会计分录编制的方法
1.经济业务的发生先分析影响的会计要素
2.将分析影响的会计要素换成相应的账户
3.分析经济业务发生影响的该账户的增减变动影响情况(也可以说该业务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的影响)
4.确定登记增减的方向(资产和费用增加记在借方,减少记在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反之。)
5.将金额填写在相应的账户中
费用增加怎么做会计分录
费用的增加是记录在会计科目的借方还是贷方?费用的增加登记在会计科目的借方,费用的减少登记在会计科目的贷方。
想彻底了解费用怎么做会计分录,有必要先解释什么是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假定在所有者权益不变的情况下,资产和负债同增同减,负债减少资产减少,负债增加资产增加,假定负债不变,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关系亦然。倘若假定资产不变,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会计扩展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可变换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从会计扩展等式,可知资产和费用在等式的左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在等式的右边,可简单归结为资产和费用同一方向,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同一方向。
通过会计扩展等式不难得知,不论那边登记增加额,那边登记减少额,资产和费用的登记方向相一致,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登记方向相一致。那么那边登记增加,那边登记减少呢。会计上是这样规定的,资产和费用的增加额登记在会计科目的借方,资产和费用的减少额登记在会计科目的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增加额登记在会计科目的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减少额登记在会计科目的借方。
为啥资产和费用的增加额登记在会计科目的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增加额要登记在会计科目的贷方。会计等式中,资产在会计等式的左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会计等式的右边。会计科目的借方位于会计科目的左边,会计科目的贷方位于会计科目的右边。
会计等式中,假定所有者权益不变,资产和负债是同增同减的关系,假定负债不变,资产和所有者权益亦是同增同减的关系。
假定所有者权益不变,资产增加的同时负债也增加了,资产减少的同时负债也减少了,所以说会计科目的同一方向不能即登记资产的增加额又登记负债的增加额,必然是一方登记资产的增加额另一方登记负债的增加额,因为资产和负债是同增同减的关系,不可能一方同时登记两者的增加额或减少额,因为资产在会计等式的左边,负债在会计等式的右边,又由于借方在会计科目的左边,贷方在会计科目的右边,所以有,资产和费用的增加额登记在会计科目的借方,减少额登记在会计科目的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的增加额登记在会计科目的贷方,减少额登记在会计科目的借方。
会计科目中的借贷,不表示任何实际意义,只是一种单纯的记账符号,那边登记增加额,那边登记减少额,由会计要素自身的性质决定。至于那一方登记增加额,那一方记录减少额,多年来会计上形成的习惯是,资产的增加额登记在左边(借方),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登记在右边(贷方),资产的减少额登记在右边(贷方),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登记在左边(借方)。
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列在左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列在右边,编制资产负债表时,资产的余额应在左边表现,只有资产的增加数记录在左边,资产的余额才在左边,由于负债(所有者权益)列在右边,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余额也应出现在右边,因此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应登记在右边(贷方),费用和资产的登记相一致,收入和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登记相一致。
退货如何做会计分录
1 销售实现时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59500
2 结转成本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 收到货款时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4 销售退回时会计分录: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 59500
贷:银行存款
5 销售退回结转成本分录: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如何做计提工资会计分录
1.短期职工薪酬计提时
对于短期职工薪酬,应当按实际发生的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资产成本。
其中,生产工人的短期职工薪酬应记入生产成本,若是采用计件工资,则应直接计入有关产品的成本;若是采用计时工资,对于只生产一种产品的也直接计入相应的产品成本,生产多种产品的应该按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如果是生产车间管理者,计提工资记入制造费用,
如果是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则是管理费用,
如果是销售部门销售人员工资计入销售费用,
若是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短期职工薪酬,计入建造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成本。
2.发放时
发放工资时,应按规定结算相关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