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分为初级资格和中级资格。中级会计师就是中级级别。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考试日期一般为每年9、10月中下旬。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会计人员,表明其已具备担任相应级别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任职资格。那你知道中级会计师什么时候报名吗?接下来小编就告诉你中级会计师什么时候报名。
中级会计师什么时候报名:
一、关于报名条件
(一)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中、高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 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 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二)具体条件
报名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
(2) 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
(3) 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
(4) 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
(5) 取得博士学位。
上述有关学历或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学位)。
有关会计工作年限,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
对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并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审核报考人员报名条件时,报考人员应提交学历或学位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居民身份证明(香港、澳门居民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台湾居民应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材料。
二、关于工作年限
根据《关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中学历与会计工作年限问题的通知》规定,
报名条件中有关会计工作年限的要求,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
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正式从事会计工作,相应时间不应计入会计工作年限。
各地在组织会计资格考试报名资格审核时,应结合考生在报名登记表中工作年限信息、取得规定学历的时间等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核。
[图片0]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报名条件:
一、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报名条件是:
1、基本条件 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2、具体条件。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取得博士学位。
3、对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并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二、说明。
1、上述有关学历或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学位)。有关会计工作年限,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学历证书为非全日制的, 学习期间年限界定为有效会计工作时间, 合并计入会计工作时间; 学历证书为全日制的,学习期间虽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但其年限不界定为有效工作时间。)(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正式从事会计工作,相应时间不应计入会计工作年限。)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审核报考人员报名条件时,报考人员应提交学历或学位证书或相关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居民身份证明(香港、澳门居民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台湾居民应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材料。
2、报名办法。采取网上报名,现场确认缴费的方式进行。符合报名条件的报考人员在其工作单位所在地报名参加考试。(注:有些省实行资格现场审核,有些实行资格后审,具体规定请查看务地的报名简章)
银行会计的任务和目的是什么:
1、提供关于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活动基本情况的资料。利用这一资料,投资人可据以了解企业的经营过程,评估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并对企业将来的发展作出必要的指导;利用这一资料,经营者可以分清责任,寻找不足,改善管理,提高绩效。
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可靠资料。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企业对资源的控制情况、企业的资金构成、资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以及企业适应其所处环境变化的能力(即应变能力)。
2、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预计、比较、评估企业经营业绩,尤其是盈利能力的财务资料。关于企业的经营业绩,尤其是获利水平的资料,对评价企业今后有可能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潜在变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有助于预计企业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产生现金的能量,还有助于判断企业利用新增资源可能取得的效益。
3、提供有助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指挥、调节和监督的财务资料。指挥、调节和监督,是会计的控制职能。通过控制,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纳入到社会需要和人们所希望的轨道,并在最有利的情况下完成预期的目标,这正是人们需要会计的一个重要理由。
4、提供有助于判断企业在完成目标过程中对经济资源有效利用能力的财务资料。经济资源总是有限的,投资者所希望的当然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耗费(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经营成果(产出)。这里涉及到对资源有效利用程度的评估与衡量所需要的信息,理所当然地应由会计这个信息系统来提供。
会计的对象和目标:
二 会计的对象和目标
(一)会计对象
(二)会计目标
1.会计对象的定义
(1)核算监督的内容
(2)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
(3)资金运动或者价值运动
2.资金运动的过程
(1)资金运动的表现:投入→循环周转→退出
(2)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资金投入→原材料→生产→产品→资金
(3)工业企业资金形态的变化:货币资金→储备资金(原材料)→在产品资金→产成品资金→货币资金
(二)会计的目标:等于会计的目的→财务会计的目标
1.受托责任观:反应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2.决策有用观: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