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学习任务是伴随着思维认知发展水平而设计产生的,思维能力除了在课堂上得以训练以外,还应有更多的途径和方式来刺激。以下是博沃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相关内容。
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虽然有了抽象的成分,但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比如,他们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他们难以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而中高年级小学生则能区分概念的本质和非本质属性,能掌握一些抽象概念,能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进行思考。
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不断提高,思维中抽象的成分日渐增多,但在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内容中表现出不平衡性。例如,对于儿童熟悉的学科、难度小的任务,儿童思维中抽象的成分较多,抽象的水平较高;而对于儿童不熟悉的学科、难度大的任务,儿童思维中的具体成分就较多。
[图片0]
抽象逻辑思维从不自觉到自觉
小学低年级学生虽然已掌握一些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但他们尚不能自觉地调节、控制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中高年级小学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反省和监控的能力有了提高,能说出自己解题时的想法,能弄清自己为何出错,这表明他们思维的自觉性有了发展。
2如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善于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发现事物的本质规律。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善于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乏深度。
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部分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让儿童逐步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根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由于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思维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为此,我在数学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
3学生如何训练自己的思维能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把必要的休息看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任务。并且,休息的方式多种多样:睡眠、闲谈、散步、娱乐、欣赏艺术。马克思便是以演算数学题作为自己工作之余的小憩。此外,适当的体育锻炼也是让头脑保持清醒的有效方式。
保持愉悦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要注意训练自己的注意力,能够主动地进行情绪和思维的调整,确保思维在该活跃的时候活跃起来。我们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呼吸,吸就像是为学日益,吸进新鲜空气;呼就像是为道日损,要呼出浊气。
[图片1]
我们不能因为新鲜空气好,就不停地吸下去,只有经过转换,将新鲜空气变成浊气排出之后,才能获取人体需要的能量。这个转换的过程叫做“息”。备考中的“息”就是思考、归纳和总结,思考学科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掌握最核心的知识与能力。
4我们怎样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长期以来,在教学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因为怕影响教学进度和耽误课堂效率而只重视了教师教的过程,而忽视了学生学的过程,忽视了教师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更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是自主学习的时间萎缩,课堂气氛紧张沉闷,缺乏应有的活动,缺乏独立思考的时间。因此在教学中,没一节课都应该带有激情。
只有这样,课才会生动,有活力。要创设一种互相尊重、宽容和谐的学习氛围,用真诚亲切的微笑,和蔼可亲的教态,关切鼓励的眼神增进师生间的情敢交流,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为配角,要把主角的权力还给学生,为他们创设一个大的表演空间。如:在学习周长相等的圆形、正方形、矩形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组,每组分给三根相同的铁丝,要求把它们分别围成圆形、正方形、矩形,然后通过测量计算,求出它们各自的面积,然后在比较,学生非常兴奋,加强了小组的合作与交流,有围图形的,有量的,有计算的,有比较的,学生们踊跃去做,很快就发现了结论,给了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