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那你知道会计的科目体系有哪些内容是什么吗?接下来小编就告诉你会计的科目体系有哪些内容是什么。
1、按会计科目反映的经济内容可分为五类,即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费用类、损益类。
2、按会计科目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可分为总账科目、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三级。总账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一般由财政部和企业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明细是对总账科目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图片0]
2会计科目的意义是什么
通过设置会计科目,可以分类反映不同的经济业务,可以将复杂的经济信息变成有规律、易识别的经济信息,并为其转换为会计信息准备条件。在设置会计科目时,需对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并按每一类别内容特征设定范围、定义、名称。例如,工业企业拥有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物质条件,机器设备、厂房,具有共性,即均属于劳动资料,则将之归为一类,称之为“固定资产”;企业为生产经营购入的各种各样的材料,具有共性,均属于劳动对象,则将之归为一类,称之“原材料”。又如,企业的货币资金由于保管地点和收付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别:银行存款和现金,相应也设置两个会计科目,其中“银行存款”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存放在银行的存款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而“现金”科、目用来核算企业库存现金的收付与结存情况。可见,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进行处理账务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一种基本的会计核算方法。
3会计科目列表哪些属于一级、二级、明细科目
1、一级科目:就是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还有明细科目,也就是二级科目。
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好地满足各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要求,必须对会计科目按照其核算信息的详略程度进行级次划分。一般情况下,可以将会计科目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科目分类。
2、二级会计科目,又称明细分类科目或明细科目。是对一级会计科目所属经济内容作较详细分类的科目。比一级会计科目详细,但又比细目概括。根据企业管理的需要,一些会计科目的二级科目,也可以设置为一级会计科目。
3、明细分类科目是指根据核算与管理的需要对某些会计科目所作的进一步分类的项目。按照其分类的详细程序不同,又可分为子目和细目。
明细分类科目也称明细科目,它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的具体化和详细说明。
如,管理费用:差旅费 办公费 运输费 招待费 工会经费 修理费
财务费用:利息
如,原材料——甲材料、乙材料
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等均称为明细分类科目。
4国库会计表内、表外科目分别包括哪些
表外科目核算是指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和损益表内的的会计科目,表内科目就是列入进去的。
表外科目限于在金融部门使用,是特殊行业用的会计科目,一般很少企业能使用到。表外科目核算是指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和损益表内的,只用来核算和反映或有负债 、财产登记、重要凭证、有价单证等辅助事项。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新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可以考虑将当前的表外核算分为表外科目、备忘科目两套核算体系。表外科目专门核算和反映商业银行或有事项,备忘科目专门负责财产登记、重要凭证、有价单证的控制等辅助事项。表指的是“资产负债表”。表外科目是一些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科目。表外科目是指业务已发生但不涉及资金实际收付的重要事项。主要有:
1、重要空白凭证
2、未发行有价证券
3、抵押有价物品
4、逾期贷款应收未收利息
5、已核销贷款呆账
6、低值易耗品等
对这些事项均要采取单式借贷记账法记账,就是每一笔业务发生只用一个会计科目进行单方面登记的方法,当业务发生,增加时记入借方,减少时记入贷方,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结存数额,表外科目应设立登记簿记载。商业银行除会计报表格式与会计科目设置和一般企业存在明显不同外, 为了准确地反映其业务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个时期发生损失或收益的不确定的会计事项和其他不影响会计报表相关科目的业务,表外业务,加强对其的管理和控制,还专门设置了相关的会计科目 表外科目,对此类会计事项进行核算并加以披露。
表外业务从风险分类的角度可分为三类:
1、无风险的表外业务,主要包括结算、代理业务 代理收付、代理保险、 代理发行股票债券、代理发行、兑付、承销政府债券等 ;
2、或有风险的表外业务,主要包括贸易融通业务 信用证、票据贴现、 银行承兑汇票等 、金融保证业务 担保等 、衍生产品业务 各种互换交易、期货、远期交易、期权交易等。
3、或有收益的表外业务,主要包括应收未收利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