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多数在职人士来说,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考专业硕士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比普通的考学术硕士稍微简单一些,毕竟离开学校多年,跟应届毕业生去拼还是有点难度,接下来小编告诉你mba和硕士有什么区别。
【普通硕士】
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目前,我国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12大类,12大类下面再分为88个一级学科,88个一级学科下面再细分为300多个二级学科,同时还有招生单位自行设立的760多个二级学科。
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主要是年初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简称”统考”), 被录取后,获得研究生学籍。毕业时,若课程学习和论文答辩均符合学位条例的规定,可获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专业硕士】
专业硕士对大家来说或许很陌生,但说到MBA、MPA却是耳熟能详。其实,MBA、MPA正是专业学位中的两种类别。目前,我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
专业硕士学位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为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
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可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比较简单的区分办法是:招收在职人员、以业余时间学习为主的专业学位考试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进行,名为“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简称“联考”;招收全日制学生的专业学位考试与每年年初举行的“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 (简称“统考”)一起举行。
[图片0]
【普通硕士与专业硕士的区别】
培养方向不同
普通硕士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专业硕士是具有职业背景的硕士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招生条件不同
普通硕士则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
专业硕士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绝大多数专业硕士还要求在职人员报考需经所在单位或相应管理部门的同意,有的甚至要求所在单位推荐等。
招生考试不同
普通硕士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专业硕士的招生考试有10月份的“联考”和年初的“统考”两次机会,考生可以自行选择,而这两大高级别的考试的专业考试,也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
2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MBA
1.首先要确定自己未来2-3年的发展方向。
想要进入商学院求学,那么你首先需要明确未来2-3年内你的发展方向。一般MBA的毕业时间需要2-3年,在求学的过长中尽量保持自我一种比较持续的稳定状态。因为频繁的变更、变故与意外事故很有可能打算你原先制定好的计划。
2.全国(全球)范围内选择
一般我们大部分的同学都是选择国内的商学院,这是可以全国范围内的锁定准备备考的学校。注意目前MBA商学院一般是在备考前就填报好报考的学校,很多A线院校基本上不会接受调剂的名额。一来知名院校名额有限,二来为了保持身价都很默契的拒绝调剂。
如果有少数同学有到国外求学的计划,可以考虑全球范围内搜索适合自己的院校。这里建议如果是最终想去国外求学的话 ,国内的联合办学项目可能是比较好的选择。
[图片1]
3.敲定求学方式
首先来说说地域。如果你目前在当地有了稳定的工作建议尽量选择本省范围内的MBA商学院,这样的上学比较方便,不用长途奔波,节约成本。要是你觉得当地的学费太高也可以选择外地求学,同时学费低很多的院校。另一个方案是可以选择外地的商学院在本地教学点开设的课程,这样既可享受低学费,又不用长途奔袭。(师资一般是空运过来的与本部资源完全相同)
其次需要确定上课方式。很多商学院都是针对职场人士开办的,因此,他们一般会推出多种上课方式。如“周末班”、“集中班”、“全日制班”、“国际班”、“联合办学”等多种方式。
院校的实力。
一个院校是否有实力你可以从其在全国的排名、当地的口碑、用人单位反馈等多方面来进行求证。一般来说东部线院校普遍比西部院校好,综合评定为985、211的比普通院校好。(这里排除了一些私立的非统招的院校)一般特色鲜明的院校比一般的有优势。
5.结合自我定位
有的同学刚毕业3-5年经济实力不是很雄厚,可以考虑性价比高的院校;也有的同学是为了那个毕业证,那么学校的好坏就比重要了;还有些同学是为了比较高质量的校友人脉资源或者比较有特色的学科优势等。
3如何有效备考MBA
购买MBA辅导资料。现在各类考研培训班相当多,我当时是随便报的一个,收费3000多,不是一次包过的那种,但第一年没考上第二年可以继续上。开始以为能有现场讲课,后来发现全是看音像资料,在家也是看,在培训班也是看,所以不如自己通过其他的途径去购买辅导资料,也可以免掉一笔冤枉钱,因为培训班学费是层层提成的,包括报考的学校都要分一杯羹。直接买资料会划算很多。资料一定是要有真人讲课的,那样更直观更易于理解,不然光自己看书,成效会小得多,也会花费更多时间。
笔试复习。一般来讲,能够集中一个月左右复习就差不多了,这一个月还可以不包括白天的上班时间。当然,这个因人而异。MBA考试需要复习的科目是四科:数学、写作、逻辑学,英语。前三科是综合卷,总分200分,英语是单独卷,总分100分。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每天至少要复习两科以上,英语是必须多看多练多听,基本上把整个课程听下来,语感什么的就培养的差不多了。数学如果基础好,可以少花点时间,基础不好的话,建议就拿住比较容易的一些题,太难的直接放弃。逻辑学主要在于公示和推理方法的掌握,多做些题就熟能生巧了。写作也是有套路的,根据老师的讲解,掌握基本套路,看几套模拟题,基本上也能掌握了。所以花时间比较多的是英语,这个比较死,必须记啊背 啊。尤其要背作文范文,在考前把范文背熟,考试的时候基本都套的上。
报考。报考也是现在网上报名,然后规定时间到报名点现场缴费确认。MBA考试与高考不一样,分数线是全国划线的,但是会根据学校和地区分为A类、B类、C类,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来选择报考哪类院校,同一类院校里面可以选择相对较好的学校,比如湖南地区的院校都是B类线,但各个院校差别就大了,这时不妨选好的学校,反正分数线一样嘛。当然,有的考虑工作原因,选择离家比较近的学校,双休日可以上课。不过如果单位管的不是太严,一年能请个一两个月的假,选择远点的学校也可以。因为学校一般都有集中班和周末班,集中班就是为了外地学生集中授课而设的。
笔试。最最关键的笔试阶段到了,我觉得考MBA有个好处,因为是在职者的考试,不像高考一样几乎等于出路,所以紧张的情绪会少的多,一般人都能调整好心态,一次考不上还有第二次机会,所以大可放松心情,放心去考。综合科目的考试,小编是有血泪教训的,综合题的设置顺序是数学、逻辑、写作,写作一定要先做,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就是因为先做的数学和逻辑,导致到了写作的时候已经完全没有时间,白白丢掉了一门分数。三个科目考试时长一共是三小时,一定要分配好,按上面讲的,数学只挑会做的做,不会做的,就不管了,逻辑题有的一道题可能要绕上你十几分钟,但分值也只有一分。所以把作文写完,数学会做的做完,逻辑题容易的先做,剩下有时间再去做难题,这样总体时间把握好了才不会手忙脚乱。英语考试三个小时时间基本足够,作文题不要别出心裁,直接找到合适的背过的范文套一套就可以了。
4MBA的个人价值
1.他是一个“梦想”
很多人在听到MBA这个词汇时,心中往往已经默默的肃然起敬了。但是当迫于某种原因而多次错过机会,终于自我有了一个自我的选择的机会,备考MBA弥补心中遗憾成为万里挑一的选择。
2.激发个人快速成长的“二次动力”
当我们在职场、生意场、管理过程中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时,时常会觉得有种疲惫的感觉,力不从心。去商学院求学,要求你重新以学生的视角来要求自己,积极投入学习当中去,与老师、同学们一起按时上课、参与课堂讨论,课后查阅资料,完成案例作业等。这些都让你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给你快速成长注入动力。
3.拓宽、完善自我知识体系
有时候想做一件事情觉得自己的知识体系陈旧、资源不足、人脉缺乏。去商学院哪里的老师、同学们会和你一起互动产生思想的火花,很多新理念、新观点都会给你一种全新的思维的革&命。这时,你急切的想寻找一种力量来充满自己,选择MBA到商学院求学或许是你的一个不错的选择。
4.收获一份友谊
在去商学院报道后,他们会通过拓展训练、班级活动、训练营等各种方式让你迅速融入这个集体,彼此之间展开深入交流,认识一帮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收获一份宝贵的同学情谊。
5.一次投入,终生受益
如果将MBA比喻为一种投zi的话,那么他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投zi,回报期、回报率等都是有期限的,而MBA是一种一次投入终生受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回报为成几何倍数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