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搞清基本原理,体验知识形成过程以及对知识本质意义的理解与感悟。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高考一轮复习的方法。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知识与能力并重
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回归课本,自己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个例题、习题再做一遍,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扎扎实实,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则不达。
复习课的容量大、内容多、时间紧。要提高复习效率,必须使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同步。而预习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没有预习,听老师讲课,会感到老师讲的都重要,抓不住老师讲的重点;而预习了之后,再听老师讲课,就会在记忆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上,从而提高复习效率。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图片0]
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勤动手,多动脑
高三的课只有两种形式:复习课和评讲课,到高三所有课都进入复习阶段,通过复习,学生要能检测出知道什么,哪些还不知道,哪些还不会,因此在复习课之前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听课的目的就明确了。现在学生手中都会有一种复习资料,在老师讲课之前,要把例题做一遍,做题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
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中的提示,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习、消化、思考。练习题的解答过程留在课后去完成,每记的地方留点空余的地方,以备自己的感悟。
2高考数学一轮备考复习策略
精选习题,优化训练,提高备考复习的有效性
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解题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有效的练习才能实现。第一轮复习应特别针对学生基础较差,动手能力不强,知识不能纵横联系的问题进行复习,达到重难点的突破,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侧重于训练客观题和中档题,训练速度和正确率,也要适量做一些综合题,提高解题思维能力。并及时总结、记忆,内化提高。要强化解题技能的形成。解题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推理、画图、语言表达,这些必须做得非常规范,非常熟练,做的时候要再现数学思想,也就是要明白每一步为什么要这么做。
以考代练,重视强化训练
备考复习中进行模拟考试,可以进一步巩固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备考复习时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①强化客观题的训练,结合专题复习,采用定时定量的训练方法,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径,力争“保准求快”,拿足基础题的基础分;②强化中等学生的辅导,使班级均分水涨船高,通过专题性的题组训练,旨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成绩;③强化考试试卷的讲评,让学生知道正确的标准,每一次考完后,要让学生自己认真总结。
3数学高考总复习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按我们的说法就是:师傅的任务在于度,徒弟的任务在于悟。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废除“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诱导、调控,而这些都应以学生为中心。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我们可采用“焦点访谈”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上手易”,但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常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搁浅受阻,这些点被称为“焦点”,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我们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而只要在焦点处发动学生探寻突破口,通过访谈,集中学生的智慧,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能力在要害处增长,弱点在隐蔽处暴露,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促进相互的心灵和感情的沟通。
[图片1]
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只能起到一个引路人的作用
就像导游一样把学生领进学习领地,其他的事情就等着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在学生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去帮助指导。复习课上有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时间太紧,既要处理足量的题目,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二者似乎是很难兼顾。
所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安排动脑动手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它们产生“撞击”与“交流”,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耐心细致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和信心。当学生的作业做得很好时,当学生的解题方法新颖时,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时,当学生表现出刻苦钻研精神时,都要给予适度的表扬,以增强学习信心,达到表扬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4数学高考复习方法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这是典型的被动学习,学习的效果肯定不是太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诫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也就是我们中国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课堂教学切忌“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复习课也不能由教师包讲,更不能成为教师展示自己解题“高难动作”的“绝活表演”,而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主动积极的探索活动中实现创新、突破,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提高数学素养和悟性,把课堂还给学生。
系统梳理原有知识,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梳理是复习中的重点。复习课要引导学生把各种知识点分类整理,形成完整的网络,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把握好复习材料,选取有效的复习内容,梳理已经学过的知识,整合成适合班级学生使用的课堂教材,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极度高涨的学习热情,达到最高的复习效率。当然,这些需要我们有计划有步骤地来进行:一)明确复习目标,有的放矢进行系统复习。上课开始,教师直接出示复习课题,这需要注意:1、目标全面。所谓“全面”,就是指按照数学教学大纲上的要求,针对性新课标三维目标提出复习要求,不能厚此薄彼,甚至只提出知识技能方面的复习要求,把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丢在一边。2、目标明确。即针对性要强,目标中知识、能力、情感方面的要求要准确,三者之间不能混淆。教学目标不仅是向学生提出的,也是对教师提出的。复习课上教师应紧紧围绕着目标组织教学,就像写文章不能“跑题”一样,复习课也不能“离标”
二)精选练习题,查漏补缺进行高效复习。复习课中的练习与新授课或练习课中的练习都有明显不同,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就必须精心设计练习题,做到精讲精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使知识的应用更具综合性和灵活性,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好选取能够让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的题目去研究,这样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还能促进学生探索能力、解题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