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合作机构>

勤学思培训网LBGNBG

欢迎您!
朋友圈
机构未认证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00-21:00

位置:勤学思培训网LBGNBG » 培训新闻 » 文体艺术 » 音乐 » 琵琶 » 总算认识一年级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总算认识一年级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发布时间:2023-01-29 15:14:29
1一年级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差,注意力时间短,不可能整节课都在听教师讲,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一年级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创设教学情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应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重点、难点在学生的最佳注意时间内得以顺利解决,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中去。如:在教学《0的认识》的时候,我捉了5只小鸟,并讲了一个故事,5只小鸟都出去捉虫了,问:“窝里还有小鸟吗?”生答:“没有。”“一个也没有用什么表示呢?”“0。”这样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理解了0的含义。用生活中的素材吸引学生去主动探求知识。

[图片0]

游戏的引入

教育家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游戏就是鼓励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去主动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1.课前游戏导入

刚进入上课的时候学生还无法从课间玩耍的状态进入学习状态,无法全心投入到学习中,这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紧扣课堂新知的游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还可让学生对今天要学的内容有个大致的感性认识。如在上课初始,让学生玩“乘坐公交车”的游戏,公交车每到一站就有人下车,有人上车,通过上下车的游戏,学生感受到有关加法和减法以及加减法混合的数学知识,让他们体验生活中的实际情境,更乐于学习数学。

2.课中游戏穿插

一年级孩子的学习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注意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插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知识,主动学习,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如:在教学6的组成与分解时,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在用纸做的帽子上分别写上数字0~6,让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快速地找到和自己相加和是6的另一位朋友。学生在紧张而快乐的游戏中学到了6的组成和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 小学 数学出色教学方法

示范要多,学习严谨化

教育学生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示范。在数学课堂,语言示范是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培养思维完整性、条理性的重要内容。如,在 “比一比”的概念教学中,当我出示了实物图后,开始,学生只能笼统地说:“一根长,一根短;苹果树高,石榴树矮……”这是学生的生活语言,为了让学生能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说话,我问:“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学生根本不能理解什么是“完整”,虽有几位孩子做了补充,也基本不能表达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之类的话。

在农村小学一年级的课堂,这些也需要示范,如: “红色跳绳比绿色跳绳长,绿色跳绳比红色跳绳短。“苹果树比石榴树高……”“XX最长,XX最短。”…… 数学课是一门艺术的学科,如何教好不同学段的数学更是有待终身研究的课题,只有不断地追求、探索教改新路子,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新途径。我们期待着发现、期待着成功。

[图片1]

趣味操练,实践促内化

农村孩子持久性差,容易出现循环往复的现象。更有甚者,爷爷奶奶会帮着孩子说谎、找借口,从而养成孩子依赖、懒散的性格。因此,算术操练是督促农村一年级学生学好数学的良方。但我们发现,畏难情绪会使很多孩子“讨厌”数学,所以一年级的数学操练一定要注意趣味化。比如在计算操练时,我经常会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测试纸,出示同数量、难度相当的两组题(A组、B组),同桌两人分选一组,进行生与生、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既防止了抄袭现象,又收到了良好的练习效果。

但对于一些“比一比、选一选”之类相对抽象、思维度较高的题型,例如,“小明和小丁在50米跑步比赛中,小明跑了9秒,小丁跑了8秒,谁跑的快?”“小红和小芳看同一本书,小红看了59页,小芳看了72页,谁剩下的页数多?”……如果只是画面呈现、师生对话、总结讲授,那只会使极少一部分思维发展相对较快的孩子掌握。根据孩子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针对农村一年级儿童,我经常会安排趣味实践课,使这些抽象的描述具象化。“我是小小计时员”一课中,我设计安排了“谁跑得快”、“谁看得多”、“谁剩得多”、“谁抓得多”,让孩子亲身实践,使用计时器计时,从而有效理解“用时长的人跑得慢,看的页数多的人剩下的少”等。农村孩子的生活见识不够丰富,数学课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现实思维素材、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才能让他们主动、愉快地发挥各自潜在的智慧,真正使他们爱学习、去学习、懂学习。

3小学一年级数学的有效教学

细化要求,数学生活化

在农村,课上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如果太空洞、太笼统,学生根本不懂如何去操作。上课组织教学时,如果只是要求孩子上课专心听讲,孩子其实不能理解到底怎样做是专心听讲呢?根据农村实际情况,以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数学,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激发出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解决实际问题时,新版苏教版下册有这样一道题:“有48人开会,有20张桌子,才有4把椅子,还要搬多少张桌子和多少把椅子?”这道题出现了三个已知条件和两个问题,读题之后大部分孩子不能理清其中的数量关系。于是我联系农村生活实际,创设了“家里请客”的情境:“小朋友们家里要来客人了,妈妈说有20人要来吃饭,让小朋友帮忙搬凳子,数一数,才搬了4把,算算还要搬多少把椅子呢?每人再分一个碗,才拿来了10个,还要拿几个呢?”顿时,小手都举了起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进而再引导学生回到课本上的图文,感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低起点,设计层次化

在农村小学,大部分一年级的孩子就只能数出1-10的数字而已,学前知识薄弱,起点很低。再加上他们年龄小,大多数留守孩子受到长辈溺爱,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面对这一切,如果还是按照统一学标去开展教学,必然会造成一部分孩子的落后及厌学情绪。

教学中,我放低了教学期待和学习目标,解放数学课堂,注重目标及内容设计的层次性,让一部分孩子先“富”起来,针对无知识基础的学生设定的目标要求起点低,让每一个学生踏踏实实、循序渐进、步步走好。比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教材编排注意了方法多样化及方法优化,但是在农村小学一年级开展此内容教学时,我对本课的学习目标进行了分层设计。由于农村家长的辅导方法不对,一部分孩子20以内的加法一直用数手指的方法计算,小孩子觉得这样形象好记,对所教“凑十法”比较排斥,以至于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时,感觉到非常困难。对于这部分孩子,刚开始我允许他们数小棒来进行退位减法,这个要求做到了,再提新要求,这样为学习设置台阶,使其不断进步。

4浅析一年级数学教学

导语激趣

课堂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课堂导入,成功导入可以帮助学生自主追求新知,激发学习兴趣,所谓良好的开端乃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在上课开始的时候,用有趣味的导语吸引学生。

如:计算50以内的加法时,教师可以开展“考老师”活动,让学生出题,老师回答,然后老师准确无误地回答,此时学生会有很多疑惑,如此一来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成为有效的求知活动。

通过直观的方法进行教学

由于学生对形象生动的东西会更有兴趣,所以可以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把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形象,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上掌握数学知识,并增强学习兴趣。

如:教学结果为5的加法,教师可在黑板的左边粘贴4只小鸭子,同时提问:“我在黑板上贴的是什么啊?一共有多少?”待学生回答完毕,写上“4”,然后在右边粘贴上一只,提问:“总共有多少只小鸭子?怎么计算呢?”学生回答以后在黑板上写上“+”,指着图提问:“4+1得多少?”学生回答以后写上“5”。通过图画来诱导学生,激发了其兴趣,也利于学生的理解,从而加深印象。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勤学思培训网LBGNBG 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

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课程?赶快告诉课程顾问,让我们顾问马上联系您! 靠谱 的培训课程,省时又省力!

微信访问

#tel_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