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合作机构>

勤学思培训网LYMEZD

欢迎您!
朋友圈
机构未认证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00-21:00

位置:勤学思培训网LYMEZD » 培训新闻 » 资格考试 » 房产规划 » 房产估价师 » 总算领会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

总算领会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

发布时间:2023-01-29 18:30:06
1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

数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教学应结合当地的环境,通过就地取材,培养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学应注重课本的基础知识,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技巧。

进退自如,锻炼灵活性

要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而引导的方式,主要是从思想意识和实战练习的方式进行。所谓从思想意识上进行强调,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思路上进行专门的设置,以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为教学目标之一,如进行相关问题的设置,从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如果换个角度来看,可以采用什么解题方式呢?”、“从其他角度看,这个题目还有其他解法吗?”等这样的提问方式,从思想意识上,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思考。而所谓实战练习,也就是课堂数学练习。这也是锻炼学生思维灵活性的主要方式。

比如采用以退为进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进行灵活思维的锻炼。在实际的教学中,笔者注意对学生进行实战练习的同时,还注意对学生进行概念上的引导。如笔者在课堂上首先进行了以退为进概念的形象导入:在运动场上,跳远和跳高运动员,总是看准了起跳线后,就往后退,接着急速助跑,一跃而起。还有,就是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往往会往后退进步,才顺利将球罚进。那运动员们为什么要往后退?就是为了以退为进!而初中我们在学习数学中往往会碰到许多难题,面对这些难题我们必然要努力向前,但是是不是只有把眼光朝前看,才有解题的可能呢?当然不是,从刚刚举的例子中,大家可以发现,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我们也可以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

[图片0]

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教学思路

一题多解是学生思维灵活性的最明显表现。 如果学生具备较为灵活的思维,那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就会扩大解题思路,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一路直捣问题的核心,最终快速的实现解题。而当前我们初中学生在很多时候,思维较为僵化,在处理问题时,只是将思维局限于教材范例看,或者自己常用的某一种解题思路,而我们知道,数学问题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信息和问题方式,都可以引起解题方式的改变。因此,学生如果要想扩大数学知识面,在解题中掌握多种方法,那就应该要掌握灵活的思维,掌握一题多解的方法。而一题多解方法的实现,也是教师对学生思维灵活性进行锻炼的实现。

2如何提高 小学 数学思维的能力

运用比较辨别,启迪学生思维想象

如在教学了数的整除的知识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一个大于10的数,被6除余4,被8除余2,被9除余1,这个最小是几?"应该说这道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求解会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我出示了这样一题比较题:"一个数被6除余10,被8除余10,被9除余10,这个数最小是几?"这道题学生很快能求出答案:这个数即是6、8和9的最小公倍数多10,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72+10=82;然后我引导学生将上面一道例题与这道比较题进行比较和思考,学生很快知道,上道题只要假设被6除少商1余数即为10,被8除少商1余数也为10、被9除时少商1余数也为10,因此可迅速求得这个数只要减去10,就同时能被6、8和9整除,而6、8和9的最小公倍数为72,因此这个数为:72+10=82 。这样通过让学生展开联想和比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通过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又如在教学完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要求学生归纳出一个能概括各个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我让学生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学生们归纳出,在小学阶段学过的面积公式都可以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进行概括,因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上底 +下底)×高÷2 。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上底和下底相等

即可将这公式变成:底(长、边长)×高(宽、边长)×2÷2 = 底(长、边长)×高(宽、边长);又因为将圆面积公式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来的,因此,梯形的面积公式对圆也同样适用;当梯形的上底是零时,即梯形成了一个三角形,这时梯形的面积公式成了:底×高÷2 。这即成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如何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我们应用“教学的公平性”的心态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细心的教师会发现,一个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刚从小学升到初中或新学期刚刚分完班级,他很会去观察某个教师的教学心态,某个教师若只针对原来成绩相对好的学生,而不管成绩后进的,那么时间久了,这个学生肯定在课堂上表现得很无所谓,教师所问的问题或者是布置的练习题,好像与他没有任何关系;反之,某个教师若能对他“既往不咎”对他与成绩好的学生一样看待,那么时间久了,他会像感受到“待遇”一样,学习的兴趣慢慢就有了。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应从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处的题目既要满足那些成绩相对好的,又要满足成绩后进学生的要求。

例如,我们在布置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题时,教师可以出第一题:“解方程:X2 +2X-1=0”,第二题:“X1、X2”是方程X2 + 2X -1=0的两根,求X12 + X22的值。第一题要求学生全部做,第二题作为选做题,过一会儿大部分的学生做完了第一题,有时间还会去做第二题,就不会出现“与他没有关系”的现象了,时间久了,那么成绩后进的学生就会发现这个教师的“公平”,进而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堂。教师就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课堂上所有同学就感觉有事做,每个人都是课堂的主人,这样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公平”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图片1]

教师应用丰富的表情、高昂的情绪、和蔼可亲的心境去对待我们的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家想一想,数学虽说是“科学的皇后”但它毕竟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其中又没有故事情节,不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丰富的表情、高昂的情绪等均显得十分关键,生命在于运动,我想如果把一堂教学课比喻成一个生命的话,那么教师丰富的表情、高昂的情绪就是相当于当中的运动吧,我们不要课外不好的情感带进课堂中,应要以“运动”的心态展现给我们的同学们,使我们“枯燥”知识变成“活跃”的分子,使“无味”成“多味”。

丰富的表情、高昂的情绪又要加上和蔼可亲的心境,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乐此不疲”,激发学生的兴趣,“亲其师,然后信其道”,大家可能深有感受,如果在课堂上用“横眉”去“冷对”我们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可能在压抑中听课,巴不得快下课,他们上课是在应付,学习不好的同学也可能是“行尸走肉”在班级的,即使他们不说话、不破坏,恐怕我们对他们也只有“对牛弹琴”的功劳了,这样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我们若能用“亲如亲”的心态去对待,在轻松、愉悦进行教与学,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体验教师给他们带来愉悦的气氛,去体验成功的喜悦,虽然一时不成功,但他会在这种气氛中努力学习,直到最后的胜利。

4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力

让学生主动听课,积极动脑,边听边记,不仅要认真听老师讲,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听同学发言中存在的问题。为了训练学生的听力,我们可以把口算题,通过教师口述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也可以口述应用题,让学生直接列式计算。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重视操作,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许多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学会“做”数学,比如量身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对其有具体的感知;走一段路程,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千米”的含义;称称一两块砖和一两枚硬币,可以帮助我们弄清“千克”和“克”的区别;

剪几个对等的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又可让我们得出并掌握三角度面积的计算方法。总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引发我们创造性地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让每一位学生养成爱想问题、问问题以及延伸问题的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有权利和能力去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以下再对培养思维简单地谈一谈。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勤学思培训网LYMEZD 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

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课程?赶快告诉课程顾问,让我们顾问马上联系您! 靠谱 的培训课程,省时又省力!

微信访问

#tel_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