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其中包括身体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开展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青少年素质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图片0]
1、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人员,任何一名社会成员,均必须通过正规或非正规的途径接受一定时限、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
第一,保证接受教育成为每一个人的权利和义务。接受素质教育是每一个青少年最重要、最根本的权利。
第二,保证使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在最低可接受水平之上,杜绝新文盲的产生。
第三,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素养基础。
2、素质教育向儿童、青少年提供的是“基本素质”而不是职业素质或专业素质,是让学生拥有“一般学识”而不是成为某一专门领域的“小专家”或某一劳动职业的“小行家”。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基本素质,才有可能实现向较高层次的素质或专业素质的“迁移”。
3、素质教育的“发展性”强调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学会生存”。真正的教育是形成自我教育。素质教育倡导尊重、发挥和完善学生的主体性。注意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欲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4、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能力、促进发展,是指在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
5、素质教育要立足于未来社会的需要,而不是眼前的升学目标或就业需求。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教育的惰性和保守性,它的目标是使年轻一代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抓好课堂。
课堂是孩子们学习科学文化的主战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抓好课堂45分钟,为孩子提供快乐的学习环境。
五讲四美教育。
素质教育就是要孩子们做到五讲四美,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注重孩子做好五讲四美,身体力行,成为素质教育的必备条件。
创新教育。
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抓好创新教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创新能力又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
课外指导。
在课外要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的指导,不但要有旺盛的生命力,更要有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不断进步的锻炼,才能成为合格的接班人。
集中探讨学习。
适度进行集中探讨学习,共同讨论,各抒己见,求同存异,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变苦学为乐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转变作风,促进孩子们全面发展,提高青少年素质教育。
3青少年素质拓展
1、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传统教育观念和方式的改变。
传统教育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并把传统知识技能当作教学的最终目的。尽管近几年一直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但实际上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传统教育方式始终没有多大改变。
传统的教育把知识的学习与人的精神建构分离开来,把社会角色的指定与人的全面发展分割开来,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性的人才。
[图片1]
2、素质拓展训练对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而言之,素质教育就是提高民族的素质,小而言之,是培养学生的素质。
它可分做人与成才两个层次。素质是做人的基础,做人又是成才的基础。它还可以剖析为四大任务,即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素质与创新素质。
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培养研究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拓展训练以其特有的“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灵活多变的教学内容,将对完成素质教育的四大任务以及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产生积极的影响。
3、素质拓展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拓展训练中,学生通过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懂得这样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你的心态将是决定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因为你的心态决定你的思想,你的思想影响你的行动,你的行动将导致最后的结果。
4青少年素质拓展的好处
一、提高自信心,勇于超越自我。
建立相互接纳,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的团体气氛。让参加者在活动中开放自我,超越自我,从而开发自身潜能,肯定自我价值,提高自信心。
二、激发潜能,完善人格。
教孩子认识自我潜在能力和极限,克服恐惧心理和思想障碍,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自信心和自我管束能力,完善人格。培养孩子上进心理,增强抗挫折和突破能力,使个性变得坚强而富有韧性。
三、学会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引导参加者发现在团体生活中合作的价值和团体中个人的责任。教孩子明白团队的巨大力量,领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克服排他情绪和性格孤僻心理,培养与人沟通融合能力,感受分享带来无穷乐趣。
四、学会沟通,融洽人际关系。
与心理专家、教育专家沟通面对面。针对现在青少年不了解生活、心理脆弱、性格孤僻等缺陷,共同实施快乐成长—青少年身心突破拓展训练,为这些孩子们了解生活学会沟通、学会感恩、学习建立人际关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