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简介:北京市特色专业和*特色专业,2021 年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俄语本科专业设置于1960 年,拥有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学士- 硕士- 博士- 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学科和专业综合实力在国内长期名列前茅,并具有较高的国际*度和声誉。俄语系国内外交流广泛,合作层次高,与俄罗斯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同时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与俄罗斯及其他成员国多所合作伙伴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工作。
俄语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绝大多数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教授职称,其*内外著名的教授有:刘利民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俄罗斯友谊勋章获得者)、刘文飞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会长,俄罗斯友谊勋章获得者)、隋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西语言哲学研究会副会长,*翻译资格考评专家委员会委员,俄罗斯友谊与合作勋章获得者)、杜桂枝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普希金奖章获得者)、王宗琥教授(博士生导师, *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教育部高校外指委俄语分委会委员)。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俄语实际应用能力,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旅游、教育、科研等机构和*从事翻译、行政、教学和研究等工作的外语人才。
核心课程:精读、语法、视听说、口语、口译、报刊阅读、俄罗斯文学史、俄罗斯概况、俄语交际与应用、电视新闻、俄语应用文、俄汉翻译、经贸口语及论文写作等,此外还开设俄罗斯文学史、普通语言学、语言与文化等多种选修课。
专业特色:主修学习俄罗斯语言、文学、文化等各方面的基本知识, 强化俄语听、说、读、写、译等全面熟巧的训练, 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学校设置的各种辅修专业,提高专业知识复合性和工作适应性。
升学就业:主要到*和北京市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外事外贸等涉外工作或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学习成绩突出者可*保送读研或公派出国读研。俄语专业*排名
*的是四川*,排名第二的是厦门*,排名第三的是广东外语外贸*。
俄语专业介绍
俄语系前身为1964年建校时的东欧语系,于1971年招收首批俄语学员,1999年正式建系。俄语系属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校级重点建设学科,并设有全球舆情与受众研究中心、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中心和白俄罗斯研究中心。
北京*俄语系考研参考书目!俄语语言文学专业一、硕士招生考试说明
1. 1. 俄语语言文学及文化
包括三方面:
( 1 )俄语( 100 分):(不设参考书目),主要考察考生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内容包括词汇语法( 30 分)、阅读理解( 20 分)、俄汉互译( 30 分,分俄译汉和汉译俄两部分)以及俄语作文( 20 分);
( 2 )文化国情知识( 20 分):参考书目包括《苏联概况》、《独联体*概况》等,试题类型为客观题和简答题;
( 3 )文学( 30 分):参考书目包括《俄苏文学史》(*卷)、《 20 世纪俄罗斯文学史》等,试题类型为简答题。
2、 综合考试科目 :“综合考试”由外国语*统一命题。有关综合考试的内容请详见“综合考试说明”。
如还有不明白的,我可以帮你去未名上问一下俄语专业北京招生的学校有哪些???黑大俄语是**的,不过据说黑龙江*好像不招没俄语基础的吧?
【北京市】北京*、*人民*、北京师范*、北京交通*、对外经济贸易*、北京外国语*、中央民族*、*人民公安*、北京第二外国语*、北京广播*
【天津市】南开*、天津师范*、天津外国语*
【河北省】河北*、河北师范*、燕山*
【山西省】山西*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内蒙古师范*
【辽宁省】辽宁*、大连外国语*、辽宁师范*、沈阳师范*、沈阳*、东北*、沈阳工业*
【吉林省】吉林*、东北师范*、长春理工*、长春*、吉林师范*、延边*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黑龙江*、哈尔滨师范*、齐齐哈尔*、牡丹江师范*、佳木斯*、东北林业*
【上海市】复旦*、华东师范*、上海外国语*
【江苏省】南京*、苏州*、南京师范*、徐州师范*
【浙江省】浙江*
【安徽省】安徽*、安徽师范*
【福建省】厦门*、福建师范*
【山东省】山东*、山东师范*、青岛科技*、石油*
【河南省】河南*、郑州*
【湖北省】武汉*、华中师范*
【湖南省】湖南师范*
【广东省】华南师范*、广东外语外贸*
【重庆市】西南师范*、四川外语*
【四川省】四川*、四川师范*
【贵州省】贵州师范*
【陕西省】陕西师范*、西安外国语*
【甘肃省】兰州*、西北师范*、西北民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
报考院校:北京外国语*、北京师范* 、上海外国语*、东北师范*等北京体育*俄语专业就业怎么样一、俄语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1、该专业薪酬待遇、招聘要求分析 数据说明
①工资情况
面议 占了96%
②经验要求
0-2年 占了43%
不限经验 占了34%应届毕业生 占了12%
3-5年 占了8%
③学历要求
大专 占了51%
不限学历 占了25%
本科 占了21%
二、俄语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调查发现,俄语毕业生主要是做笔译、口译、对外贸易、营销类、出口专员之类,而且待遇较之其它专业毕业生要明显高出很多,仅翻译这一工作,一月基本工资就将近五千块,而且市场需求正成逐年增长之势,现如今,俄罗斯与*的贸易合作越来越频繁,必将迎来对俄贸易的新高峰。
此外,历年办理赴欧洲留学申请案例中了解到,赴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爱沙尼亚等俄语*留学人数也呈逐步升温之势。其中三成学生集中选择柴可夫斯基音乐学 院、格林卡音乐*、白俄罗斯国立音乐*、列宾美术*、苏里科夫美术*等*艺术类院校。北大俄语学硕研究方向下面是《外国语*2015招生年度学术型研究生报考指南》中的资料(原文:
北京*俄罗斯语言文学系是北大最早设立的几个外语系之一。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6人。硕士招生包括俄语语言学、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化以及俄汉翻译四个方向,学制均为3年。硕士招生分为推荐*和应试两种。推荐*考生不参加*统一考试,由各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毕业生,经由俄语系统一组织笔试和面试。应试考生需参加*统一招生考试,所有方向考生考试科目和内容相同。招生考试科目除英语和政治外,还包括“俄语语言、文学及文化”、“综合考试”两个科目,具体情况如下:
1、 俄语语言、文学及文化,试卷总计150分。其中:
(1)俄语(100分):(不设参考书目),主要考察考生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内容包括词汇语法(30分)、阅读理解(20分)、俄汉互译(30分,分俄译汉和汉译俄两部分)以及俄语写作(20分);
(2)文化国情知识(20分):参考书目包括《苏联概况》、《独联体*文化国情》等,试题类型为客观题和简答题;
(3)文学(30分):参考书目包括曹靖华主编的《俄国文学史》(修订版•上卷)[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出版社,2007年10月)、李毓榛主编《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北京*出版社,2000年8月)等,试题类型以简答题为主。
2、综合考试科目:“综合考试”由外国语*统一命题。有关综合考试的内容请详见“综合考试说明”。
二、博士招生考试说明
1、学习年限和培养目标
学习年限:4年。提前毕业和延长学习年限参照北京*研究生院有关规定。
培养目标:应具有坚实、宽广的俄语语言、文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具有严谨、求实的学风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学位论文应具有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熟练掌握所学语言,第二外语应具有一定的口、笔译能力及阅读与本专业有关书刊及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能力。
2、 学习安排和论文撰写:
3、 博士生入学的*、第二学年按照导师制订的培养计划完成必修课、选修课、写读书报告等一系列学习内容。课程阶段完成后进行学业综合考试。综合考试合格后,博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论文的写作与答辩工作:1)开题报告;2)预答辩;3)毕业答辩。
4、 博士研究生在申请学位之前,一般应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2篇。
5、 对考生的基本要求:
1)具有硕士学位;
2)具有扎实的俄语基本功及第二外语阅读能力;
3)具有所报考研究方向及相关学科的扎实基础知识;
4)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5)具有初步研究计划;
6 入学考试科目设置与录取方式:
博士入学考试分初试(笔试)和复试(口试)两个阶段进行。初试成绩合格者与硕博连读候选人(即硕士生中已被接受为预备博士生者)一起参加复试。(另见当年的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
俄罗斯文学方向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有三门,一门公共课“英语”,执行北京*的统一要求;两门专业课“俄语”和“俄罗斯文学史”:前者主要考察考生的俄语语言应用能力,考试类型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双语互译和作文;后者考察考生对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的深层理解,运用文艺理论剖析文学现象。题型为三或四道论述题。
俄语语言学方向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有三门:一门公共课“英语”,两门专业课为俄语语言学理论、俄语(考试内容同文学方向)。
俄罗斯文化国情学方向的博士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有三门:一门公共课“英语”(非俄语专业考生可选择统考俄语),两门专业课为“俄罗斯文化史”和“文化研究理论”。题型为论述题。
三、博士生导师介绍(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
李玮(2015年停招),女,1964年生,教授。1983年云南*俄语系本科毕业,1989年武汉*俄语系硕士毕业后进入北京*俄语系任教。1999年获北京*俄语系语言学博士学位。2005年获北京*新闻与传播*博士学位。1999-2000年在莫斯科*新闻系访学。2005年7-10月,2010年10-12月在莫斯科*语文系访学。主要讲授课程有:本科实践俄语、俄语视听说、 俄语报刊阅读、俄语文化背景知识阅读、俄罗斯文化国情以及硕士研究生课程现代俄语话语语言学,博士研究生俄语传媒语言学等。主要研究方向如下:1)俄语话语语言学,2)俄语传媒语言研究,3)俄罗斯社会政治与传媒文化。主要著作:专著《从超句体到片段》、合著《现代俄语语篇语法学》、《俄语感叹词教学辞典》,专著《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大众传媒》,合著《俄文版*文化背景知识》。在研课题:*社科重大课题《*文化软实力对外传播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涉及俄语语言及俄罗斯文化的论文近三十篇。近年来在北大俄语系和北大新闻传播*同时指导俄语语言和俄罗斯新闻文化两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正在指导一名俄语语言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2015年停招。
宁琦,1969年3月出生,教授。1987年9月至1997年7月就读于北京*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1991)、硕士学位(1994)和博士学位(1997)。1997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始终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俄语理论语言学、传统句法学、篇章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以及配价语法等领域。在教学岗位上,先后承担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基础俄语、俄语语法、俄语视听说、俄语功能语法、俄语报刊阅读、俄语语法学(句法)、俄语句法研究动态、俄语语言学理论研究等,已指导俄语语言学方向研究生4名并全部如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主要学术成果:独立译著2部——《俄语新论:语法. 词汇. 意义》(上、下)、合译著作1部——《形象诗学原理》;合作著作1部——《俄语模型句法学》(吴贻翼、宁琦),该著作于2002年底荣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先后在国内外核心和重要学术期刊发表与研究方向契合的学术论文30余篇。独立承担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当代俄罗斯语言学研究的流变与走向》、《现代俄语述体配价的研究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参与完成北京市科技创新平台项目——“俄语学理论研究与交流”之“当代俄罗斯语言学理论译库”;参加*社科重大项目“俄罗斯《语言学大百科词典》翻译工程”,并担任子课题负责人。现担任北京*外国语*党委书记,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俄教育合作分委会之中俄语言教学学生、学者交流和科技合作联合工作组语言教学合作领域中方专家等。
彭甄(2015年停招),1963年10月出生。教授。1997年毕业于北京*俄语系,获文学博士学位。1997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教授俄语专业语言、翻译和文学等方面的课程。讲授的主要课程包括《俄国文论史》、《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学翻译》和《中外翻译思想史》等。已完成指导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和俄罗斯文学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0余名。参编教材有《俄罗斯文学简史》(任光宣主编)和《俄汉—汉俄高级口译教程》(与王立刚合编)两部。在科研工作方面,学术研究方向包括“现代翻译理论”、“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文论”三个领域,具体论域有“翻译基本原理”、“文学翻译理论”、“契诃夫文学创作”以及“塔尔图—莫斯科学派文论”等。主编有《20世纪俄国经典文论译丛》(包括乌斯宾斯基的《结构诗学》、奥夫相尼科—库里科夫斯基的《文学创作心理学》和佩列维尔泽夫的《形象诗学原理》),翻译学术著作有乌斯宾斯基的《结构诗学》,出版学术专著有《跨语言的书写——翻译文本的“异”性结构》。另外在各级学术刊物和论文集发表学术论文和评论文章若干篇。
王辛夷(2015年停招),1961年出生,教授。1980年就读于北京*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先后获得学士学位(1984)、硕士学位(1991)。2004年获得莫斯科*博士学位。
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始终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2002年起曾担任俄语主干课主持人,先后承担本科生基础课7门、研究生课2门,包括:基础俄语、高级俄语、俄语视听说、汉译俄教程、俄语口译课、俄译汉教程、俄语词汇修辞、汉俄结构比较、俄语语篇修辞学。编写教材《俄语报刊阅读――技巧与实践》(2007),《俄语词汇修辞》(2013年),主编《俄语阅读教程》1-4册,本人编写第三册,《俄语学习背景知识》(合著,本人为*作者)。合译并审校斯坦尼斯拉夫《演员自我修养》第二部。
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俄语语言学,语篇语言学、语篇修辞学、汉俄比较与翻译等领域。主要成果包括专著一部:《俄语政论语篇研究》,合著两部:《俄汉对比与俄语学习》,《现代俄语语篇语法》。先后在国内外核心和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独立承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一项:《俄罗斯语篇语言学研究综论》;参加*社科重大项目“俄罗斯《语言学大百科词典》翻译工程”。承担北京*教材建设项目一项:《现代俄语修辞》,北京*985规划教材项目3项(已完成)。
1999年12月至2002年7月曾担任北京*外国语*俄语系系主任;现担任北京*外国语*俄语系系主任,外国语*《语言学研究》编委。北京*外国语*外国语言与应用语言所(虚体)所长。
指导硕士研究生若干名,目前指导两名博士生,曾指导一名博士后,该博士后已于2013年10月顺利出站。
查晓燕1965年生,教授。1988年毕业于北京*俄罗斯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北京*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硕士学位,硕士方向为俄罗斯文学与中俄比较文学(为俄语系与北京*比较文学研究所联合培养),并于同年留系任教;1996年获北京*文学博士学位,成为北京*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培养的*位博士。曾两度前往莫斯科*语文系作高级访问学者(1994-1995,1999-2000)。现任北京*外国语*俄罗斯文化研究所所长、北京*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其他学术兼职如:外国文学年会理事、*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普希金研究会副会长。讲授过本科生的基础必修课:俄罗斯文学史、实践俄语、俄语视听说、俄语阅读——文化背景知识、俄苏文学史(中文系、原图书馆系);全校性的本科生通选课“中俄文化交流史”。讲授过的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俄罗斯文学史、中俄比较文学研究、中俄文化交流史、俄国小说史。已指导俄罗斯文学方向硕士生六名(1998年起)、俄罗斯文化国情方向硕士生六名(1999年起)。已培养出两位俄罗斯文学方向的博士,正在指导一名俄罗斯文化方向的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发展史、普希金研究、中俄比较文学与文化、俄罗斯文化。已出版的专著有:《北方吹来的风——俄罗斯-苏联文学与*》(海南出版社,1993年)《普希金——俄罗斯精神文化的象征》(北京*出版社,2001年);主编有《曹靖华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红旗出版社,2009年);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发表译文(论文、俄罗斯当代小说)近十篇。
赵桂莲,1965年生,教授。1986年毕业于厦门*外文系俄语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89年考入*社会科*研究生院,1990年以公派形式赴俄罗斯学习,1994年获得莫斯科*语文系副博士学位,1995年进入北京*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1997年正式进入该校俄罗斯语言文学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任该系系主任。除教学以外,主要从事古代俄罗斯文学、19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传统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两部:《生命是爱——〈战争与和平〉》,《漂泊的灵魂——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传统文化》;独立完成的译著一部:梅烈日科夫斯基的文集《先知》;发表学术论文近三十篇。已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博士后基金项目“白银时代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辨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19-20世纪之交的文学评论研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外国神话史诗研究”之子课题“俄罗斯神话、英雄史诗和壮士歌产生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文学特征研究”。正在指导三名博士生。北京哪个学校有俄语专业?北京*、清华*、北京外国语*、北京第二外国语*、*人民*、首都师范*、北京师范*、*传媒*、北京邮电*、北京工商业*,石油*、交通*。
以北大、北外、北二外师资实力最强,学生努力的话大三、大四即可从事简单的俄语实践行动。是否有能力兼职取决于学生的成绩和课程安排。就业办电话无从知道,抱歉!北京第二外国语*的俄语系的进修班怎样?还行
俄语系
俄语专业
俄语专业建于1964年。是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有本科和硕士两个办学层次。硕士研究生分为俄罗斯语言学、俄罗斯文学、俄罗斯国情文化三个方向。俄语系致力于培养俄语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优势特色
俄语系将教学科研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密切结合。在重点培养学生俄语语言技能的基础上,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和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俄语系学生在历次*性的专业水平测试中,均取得超出*平均分数线的好成绩,在各类演讲及对象国知识竞赛中亦有骄人的表现。
俄语系教师中70%为教授、副教授,绝大多数教师都曾留学国外,另聘有外籍专家2人。近年来,承担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北京市教委科研项目及院级教学科研项目。
◆主要课程
围绕外事、经贸、文化、新闻、教育、旅游等方向,开设俄语基础、口语、翻译、写作、俄罗斯文学、俄罗斯国情文化、俄文报刊阅读、俄罗斯电视新闻、经贸俄语、俄语导游等一系列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
◆学制学位
俄语专业本科学制四年。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学分,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评定合格,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对外交流
俄语系对外交流活跃,与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莫斯科全俄对外经济贸易*、喀山国立师范*、圣彼得堡赫尔岑国立师范*和莫斯科国际旅游*建立友好关系,每年选派一定数量品学兼优的学生赴俄留学深造。开阔的视野、国际性的眼光和思维、对外交往的能力——这些都为学生们今后从事外向型工作做了十分有效的训练和准备。
◆实践活动
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担当世界*生运动会、亚洲议会和平年会、世界汉语大会、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的志愿者,获得好评。大部分同学已经参加了“好运北京”测试赛的志愿服务,并将担任2008年在北京举行的世界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志愿者。
◆学生就业
部分毕业生去往外交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华社、*国际广播电台等单位工作。多年来,俄语系毕业生在外交、经贸、新闻、国防、旅游、科研、教育等领域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07年俄语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