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下来的每个文化背后都有一个感人或传奇的故事,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儿童成语小故事,供大家阅读。
[图片0]
打草惊蛇
解释:比喻由于行动不慎而使对方有了觉察与防范。
唐朝有一个叫王鲁的人。
有一天,有人把一张纸交给衙门,指责王鲁的部下违法受贿。当王鲁看到这张纸时,他发现纸上写的所有罪行都和他自己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
王鲁看了看这张纸,打了个寒颤。“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他越看越害怕。他甚至忘了怎么在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们虽然告发的是我的下属,但我已经感到事态严重了,就像打草的时候惊动了草里的蛇一样啊!
后来,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这个成语又被引申为“打草惊蛇”。
瓜田李下
唐代有一位伟大的书法家,名叫柳公权。当时,一位名叫郭宁的官员把他的两个女儿送到宫中。于是皇帝派郭宁到优宁(今陕西优县)当官。
皇上问柳公权这件事:“郭宁是太皇太后的继父,官封大将军,当官以来没有什么过失,现在只让他当优宁这个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甚么不妥呢?”
柳公权说:“议论的人都以为是郭宁带着两个女儿进宫才得到这个职位的。”唐说:“郭宁的两个女儿被送到宫里是为了陪伴皇太后,并不是献给朕的。”柳公权回答说:“瓜田李下的嫌疑,有谁能分辨清楚呢?”
“瓜田李下”是从古代乐府诗《君子行》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延伸而来的。在这里,柳公权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让人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