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攀比,得从现在做起,马上做起。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拒绝的演讲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图片0]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现在社会流行着一种现象:买了鞋,看见名牌,立马扔鞋买名牌;买了房,看见别墅,拼命挣钱买别墅;买了车,看见豪车,一定要换辆豪车……这种现象的例子举不胜举,归根究底都是人们的攀比心理惹的祸害。
央视曾报道过一则新闻:某中学生想要点钱买装备,好在朋友面前撑撑面子。他向母亲索要,可是母亲不给,还责备他不务正业。这位中学生就这样被激怒了,他将母亲绑了起来,用鞭子活活抽打致死,并取走了钱财。事后警方依法逮捕了这位年轻的小伙子,而这位小伙子就这样白白地把自己的一辈子浪费了。
看完这则新闻后,我既是气愤,也是十分惋惜。
林肯小时候家境是十分贫困潦倒的。别人在学校里接受高等教育时,他还在为生存而放牛、打水、当工人、做店员、做木匠……九岁时,他的母亲便不幸地离世了。但他并没有抱怨世道的不公,并没有向父亲索求学费,索求精致的玩具,索求华丽的衣服。后来他父亲与一位寡妇结婚,他还十分孝顺地对待他的继母,他的继母也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对待他。
林肯没有将自己的心思用于攀比之上,相反的,他体会到了真正的亲情所带来的温暖,他也有心思去察觉当时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黑人奴隶,也有心思去阅读许许多多的名著。这为他日后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奠下了基础。
而那位中学生呢?他深深地陷入了攀比所设下的陷阱之中。为了攀比,他不顾手足亲情,这是可愤怒的。为了攀比,他不惜将养育自己多年的母校抹上黑线,这是可愤怒的。为了攀比,他竟然迷失自我,将自己困于自己所设下的陷阱之中,这是可愤怒的。
一切都是攀比所造下的罪孽,而承担着无非就是我们这些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去相信攀比呢?朋友们,舍弃攀比吧,这样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看清世界。我们没有必要把钱全都有在买别墅上。我们可以买一些礼物,去探望一位生病的朋友或是亲人,和他们聊聊天,敞开心扉,也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在此时会变得更加亲密。我们也没必要把心思都用在比这比那上,多看一本书,等于多了一位高尚的朋友。
总之,拒绝攀比,得从现在做起,马上做起。
2关于拒绝的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所谓安危,就是指美好的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生活,看似一个简单的词汇,生很容易、活也很容易,而若是把“生”“活”放在一起还能依旧精彩,那你的人生就有了非凡的意义。我认为安逸的生活打造不出生活的强者,我们应学会拒绝生活中的安逸。
托尔斯泰说:“人生不是享乐,而是一项十分沉重的工作。”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而我们不能沉迷于眼前的安逸而去逃避自己的使命。
从前有个小和尚,每天都在佛堂工作,每天做着重复的事情。渐渐地,小和尚感到厌倦,于是,他便向佛祖祈求:希望能够到没有劳作的天堂去享受。佛祖答应了他的请求,小和尚此后只负责享乐,不用再做其他事情,这让他开心不已。随着时间推移,小和尚又渐渐对眼前的生活产生厌倦,他开始怀念从前的日子。这时,佛祖的声音再次响起:“这里是不思进取者的天堂,而对于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来说,这里却是他们的地狱。”
我总觉得自己与小和尚是如此相像,每每取得些许成绩,便会开始沾沾自喜、不愿继续努力,而当发现自己成绩下滑后,又开始拼命努力想要重新追赶。但日积月累的差距,岂是一时就能追回?
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被生活中的安逸享乐而迷惑,从而在追逐理想的路上渐停脚步。这时,我们必须认清自己,用对理想的执着,去抵制安逸享乐的诱惑,才能更坚定地往前走去。将一只老鹰饲养在鸡群中,它会忘记飞翔是它的本能,有了每天定时的喂养,它会逐渐丧失野性而将捕食的能力丢弃。
昔日,秦始皇一统六国、问鼎中原。这样的雄心壮志,这份英勇与抱负,又有谁能与之相比?然而,成就千古一帝以后的安逸生活,却让他迷失了自我,渐渐沉迷于享乐,这也为“大秦王朝”最终的灭亡埋下了祸根。秦始皇贪图享乐失去的是民心、丢掉的是天下,而我们沉迷安逸失去的又是什么呢?
学校是充满竞争的地方,当你在享受安逸时,也许别人仍在继续努力;学习如逆水行舟,当你总在原地踏步时,终将会被别人超越。即使你暂时保持领先,可安逸的生活总会麻木你的斗志,成为你前行路上的羁绊。
拒绝安逸,就是拒绝在自己臆想的舒适环境中麻木地活着。我们应当秉持安分而不安逸的生活态度去面对生活,即使平凡也绝不平庸!
3关于拒绝的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有这样一句话,“嫉妒使人丑陋。攀比使人堕落。”因此,我们要拒绝攀比,做个三观端正的社会主义学生。
也许有人会问,攀比是什么意思?攀比就是不顾自身情况盲目与高标准比较,这是带有贬义意味在其中的。攀比不等于比拼,攀比,是一种陋习,是一种使人堕落,使人不幸福的陋习。
[图片1]
是的,我们要拒绝攀比,没有了攀比心理,我们或许不会成为伟人,但我们在个人修养上,要远高于那些攀比者。就比如古代的文人墨客,他们追求的是思想精神上的满足,他们情愿隐居深山过着平凡却又自在的生活,也不愿如同世俗中的愚人们一样,拘泥于物质生活的高低比较。再比如“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正是著名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梅花有着不趋荣利,谦虚高雅的品质,有着不与百花争春的高洁之美,这也是为什么梅花会成为高尚之人的象征,为世人所歌颂的原因。
相反,攀比,嫉妒,使人丑陋,这里的丑陋不是外表是丑陋,而是内心的丑陋。一个攀比的人,内心总会比谦虚之人多一点自私与自卑,思想精神上也自然会有差距。盲目的攀比使人内心贫瘠,使人堕落,使人不幸福,甚至使人走上犯罪之路,像某学生为了买名牌而铤而走险去犯罪最后入狱的这种新闻在当今不是没有,这样的攀比会毁了一个人的一生。
也许有人会说,攀比只要有度不就行了吗?人是有好胜心的,一旦有了攀比心理,就会像野火一般蔓延,就会一发不可收拾,如果一个人忙于攀比,那他一生该有多累啊!而谦虚乐观的品质带给我们的,不止是精神上的高尚,同时也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让我们的生活有更多的乐趣。
我们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是应该跟上时代的潮流,但不能去攀比,我们应该谦虚而又乐观积极向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是国之栋梁,整体与部分是互相联系的,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强,国才强。
华夏巨龙已经苏醒,未来是我们的,我们要拒绝攀比,同时也应跟上时代,中国,会因为我们而越来越强大!Makemoretime。
4关于拒绝的演讲稿篇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要收获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贪图舒适轻巧而又希望收获丰硕,往往事与愿违。拥有拒绝不劳而获品质的人,便能在奋斗中得到收获。
社会上的确有人碰了运气不劳而获。但这种事件发生的几率是极小的。如果每个人都幻想自己能够碰上运气而不愿切实苦干,那么只可能连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也荒废了,楚国有人偶然在树林中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木桩上死了。于是他高兴地拿兔子在集市上换了好价钱,那是他一年种田所得的好几倍。他天真地以为,财富居然可以如此轻易地取得,于是每天坐在木桩旁等有兔子跑来撞死。但一年过去,他什么也没有等到,结果连他种的田也化为一片荒芜,颗粒无收。楚人的遭遇不正在警告我们,不劳而获松懈了人的奋斗神经,使人在尝到一次甜头后只想伸手汲取,而忘记了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的用途,这只能致人走向衰亡之路,要想得收获,只能靠自己拼搏争取。
“不劳而获”是一个诱惑人的陷阱,摆在人眼前的可能是不计报酬的斗厚收益,但它只是海市蜃楼。事实它是积淀人类贪欲的无底洞。人一旦被它吸引,便会在这无底洞中越沉越深,最终因为贪念而毁掉了自己原本拥有的一切。而拒绝不劳而获,就是取得真正成功的有力保证。某个企业的厂长为了牟求暴利,钻市场法规的空子,收得大量的黑钱;而另一位年轻的公司总裁,拒绝采用不劳而获的手段创业,坚持以诚信,坚实苦干,勇于拼搏的精神贯彻整个公司的发展路线。结果,那个厂长跌入贪欲的旋涡,严重触犯了法律,锒铛入狱,他的企业也因没有竞争力而倒闭了;而那位年轻的总裁靠着自己的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了商界的领军人物。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境遇,就是是否拥有拒绝不劳而获的勇气和信念造成的。
劳动才能创造收获。有人想学得“点石成金”的法术让自己拥有财富,而到最后,金子还是变回了石头;有人拒绝学这种法术,他本身就获得了一块“真金”,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只有拥有它,人才能在今后的道路上,不断地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