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问题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和合法权益,还关系这我国城市化进程能否顺利进行,那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项目管理的相关信息。
严格管理生产环节。
生产环节是产品的第一道工序,人们抓好产品质量,主要是靠生产环节,如果后期检查出问题,势必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所以,管理和监督环节前置,在生产环节乃至设计环节就应该严格把关。
制定明确的质量标准。
对于产品质量来说,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质量标准,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以外,企业自身也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制定更高的标准,因为,只要产品质量优势明显,才可能获得更高的认同。
[图片0]
建立严格的质检制度。
质量监督检查不能走形式,而是应该严格建章立制,并且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让他们有权利将产品质量作出独立评判并相应作出处理意见,监督部门独立性越强,效果越好。
增强全员的产品意识。
一个企业要想做得好,就要提高全员的产品质量意识,每个人都把自己看作是企业的主人,产品质量和每个人息息相关,这样,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员工自己就可以发现并积极纠正。
2项目部质量管理
(1)负责国家和上级有关质量法律、法规、政策及局质量管理规定(制度)的具体贯彻、落实。
(2)对所辖项目工程的施工质量负领导责任。
(3)主持制定本项目施工质量责任制度,实现项目总质量目标,并监督检查其下属机构执行情况。
(4)负责履行项目承包合同中与项目经理有关各项质量条款,监督检查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控制的有效性。
[图片1]
(5)负责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对涉及全局性质量目标及下级举报、投诉的质量事件等重大问题,及时、明确地做出决定,或者向局提出报告。
(6)必须坚持工程依法分包的原则,执行分包程序,并督促将分包合同及时传递到项目的技术,质量等部门。同时对工程分包质量负责。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一、 提高管理、施工人员自身素质
一个优秀的设计图必须由一支优秀的施工企业来完成。人的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保证承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其次,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必须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
二、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物资采购主管要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 最后,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负责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确保每一种材料合格的建筑材料。
三、 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每项工程有总体施工方案,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做到方案先行,并且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还要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有利于提高质量。
四 、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
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主要项目或重点部位要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