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那么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数学教学策略。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首先全面地逐字逐符号地读课本上的情境图和对应的习题等,边读边理解。若有理解不了的地方就用记号标注出来;其次,要求学生反复研读导入新知识的旧知识,使学生从读中领悟新旧知识的联系,了解从旧知识推导出新知识的过程,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也就提高了自己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譬如有这样一道题:把四个棱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同学们练习,我巡视发现:有的同学直接列式解答;有的同学先操作学具,再列式解答;甚至发现了有一个同学伸出左手,将三个手指合并靠拢,思考后立即解答。同学们互相交流时,我就请用手指比划的陈明同学来分析自己的思考方法,全班同学听了,鼓掌称赞。尽管学生的比划操作,有些不够完美,但这种运用生活语言进行形象化的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兴趣。
[图片0]
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变式思考
教学中我还发现一个好办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变式思考,是一种较好的自主数学学习的方法。例如,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出示两个条件:“男同学20人,女同学16人”,让学生根据所给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解答。由此可以提出很多不同的问题:
(1)男同学是女同学的几倍?
(2)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百分之几?
……这样的变换使学生再度陷入问题的探索之中,而且这种求“变”,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因此,思变,就是清楚这类题的解题方法、步骤、过程等。这一环节中的“想”包括以下几步:思考条件和所求的问题分别是什么?条件中各数字的含义,题中的单位是否要统一?思考如何分析条件和所求问题间的数量关系?思考如何列式解答验算?
指导学生探究方法
教学实际表明,教学方式改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能充分有效地指导学生主动学习。例如:教学应用题时,我针对具体例题:“蔬菜专业户计划在7000平方米的大棚里种植西葫芦和黄瓜,种植西葫芦面积占七分之五。问两种蔬菜各种了多少平方米?”主要分两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1)独立探究,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解题,(2)小组合作,进行分数转化。在学生充分尝试的基础之上,再指导学生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题。如此指导,学生对学习倍感轻松。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们只有合理运用学习策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独创地去思考、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多方激励,提振学生自主学习情感
教育心理学指出,情感是促发学习对象主动学习、高效学习的最好“武器”。实践证明,要让学习对象本身“愿意学”“主动学”,就必须自身要树立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内在情感和自觉意识。常言道,外因决定内因。外在环境、氛围刺激,能够促发内在心理、情态变化。因此,教师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首要工作就是做好小学生学习情感激励。提振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情感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语言激励。小学生具有显著的“亲师感”,对教师所说的话“言听计从”。
教师应该发挥教学语言的引导、激励功效,在与小学生建立深厚师生友谊基础上,鼓励小学生树立独立自主学习数学学科的意识,向小学生提出勇于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期望和要求。二是氛围刺激。适宜教学氛围,影响和熏染着学习对象的内在情感。苏教版教材重新改版后,趣味性更强、生活性更强、形象性更强、画面感更强。教师应利用这些显著特性,设置生动形象、趣味横生、声情并茂的教学场景,引发小学生心灵“共鸣”,促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潜意识”。如“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新知讲解环节中,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小猫钓鱼”的游戏场景,为小学生自主探知新知内容做好“铺垫”,以此来提振小学生自主学习情感。三是设疑激励。设疑是促发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手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抓住学生认知与解析方面的矛盾“冲突”,设置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数学内容,以此调动小学生探知“真相”的欲望,形成自主探知学习的内在欲望。
[图片1]
探究实践,搭建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常言道,能力决定活动效能。自主学习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需要良好数学解题技能作为保障。小学生正处在知识积淀期、能力培育期,需要充足、丰富的探究空间以及实践时机。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知识讲解、解答问题环节中,留出一定的教学时间,设置针对性、典型性的教学内容,让小学生借助已有的数学知识素养和解题技能,开展巩固练习、解析问题等实践探究活动,从而为小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积累数学技能。
如“整数的除法及应用”一节课讲解后,教师根据小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设置“小星星幼儿园准备花120元购买6盒肥皂,如果每盒有5块,每块肥皂多少元?”这一问题,组织他们开展自主解题活动。小学生结合该节课所学习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内容,初步认为该案例的解答思路为:根据单价=造价/数量这一公式,先求出每盒的价格,再求出每块肥皂的价格即可。教师针对小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点拨指出:要正确理解单价=造价/数量这一公式。此时,小学生意识到:解答该问题时需要注意单价、造价、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小学生不仅锻炼了数学解题能力,同时还掌握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及注意点,为以后的独立解题活动开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3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情感方面:
1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其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课内方面:
除了要重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偏爱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叛断和推理;有人善于运用视觉通道,有人倾向于运用听觉通道,也有人喜欢运用动觉通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比如有人喜欢在竞争中学习,有人偏爱合作学习,有的学生能够从学习本身感受到乐趣,还有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效的工作和学习,指导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主、互不相容,也可以相互运用。
课内的具体措施有:
开始阶段关健的一环就是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并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具有“反省认知”和不断改进的能力,从而达到不完全依赖老师也能把功课学好的目标,这一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归纳为培养五种能力即:能分析关键字句和符号标记;能读懂字意,句意,式意,例题意;能分析写出标题;能找出教材中的主要句段;能用不同颜色笔画出重点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阅读时做到“三读”。第一遍粗读:即扫清文字、符号障碍,了解本节大概内容。第二遍细读:即读句,逐句解释,把课本中某些省略了推理依据或中间运算补写出来并对课本中重难点加圈加点作记号,第三遍精读:即在学生基本掌握教材知识,完成练习后,再重点分析关健词,重点句子,归纳总结和写学习体会,教师常采用提问,抽查等方式进行检查,并注意与家长逐步配合逐步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