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重大工程建设的蓬勃开展,为工程测量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伴随着测绘新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工程测量必将朝着测量内外作业一体化,下面,天才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测绘工程管理方法。
图形检查
数据在整理,转换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悬点、缺边等),使得图形在进行拓扑运算的时候出现错误,所以必须进行图形检查。具体的图形检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错误图形记录检查:检查图层中是否存在如悬点、缺边等错误的图形记录;(2)环状图形面积检查:检查图斑的面积和图斑与自身相交造成面积不等的情况;(3)面积检查:检查每个行政区域内部图层的图斑面积与该行政区域面积之间的误差是否在容许范围之内;其它检查:如重叠检查、缝隙检查、自相交检查和线闭合检查等。
属性检查
属性检查的目的是检查属性数据是否丢失或者不完整,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表结构检查:检查图层的表结构和数据库中相对应的是否相同;(2)字段值非空检查:检查特定字段是否被赋值;(3)重复编号检查:检查某个字段是否有重复的编号;(4)字段值范围检查:检查字段值是否在设定的范围内;(5)枚举检查:检查字段是否在设定的枚举表中。
[图片0]
风格检查
图形风格化问题即符号化问题,是数据转化过程中最再棘手的问题之一。不同绘图平台下图形数据的符号(如颜色、线宽、线型等)是不能兼容的,这是因为不同软件的符号库和符号化方式是不同的,所以要解决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转换中风格的丢失问题,只有通过要素编码将不同要素对应起来,也就是将符号库对应起来,才能实现风格的转换。风格检查也就是要素编码的检查。
拓扑检查
一些数据模型支持拓扑关系(如Coverage),而另一些数据模型则不支持拓扑关系(如 Shapefile),而且不同软件支持的拓扑关系也可能不一致。当从支持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向不支持拓扑关系的数据模型转入数据时,拓扑关系会丢失;当从不支持拓扑的数据模型向支持拓扑的数据模型转入数据时,必须重新建立拓扑关系。重建的拓扑关系是否正确,是否有所丢失,这些信息都要通过拓扑检查来获得。
2测绘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现状分析
进度目标的设立
为了有效控制与跟踪测绘调查项目的具体实施进度,首先应确定合理的目标,控制目标的一系列过程当中,除了明确总体目标之外,还需按照原先制定的进度计划,设立一个合理的、不同层次的进度目标系统。这些目标既彼此制约,又相互依存,然而,却明确了各个单位的调查主体,确保工程项目按计划实施。
(1)按实施阶段设立分目标
按照调查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实际特征,可将其分为不同的实施阶段,每一个阶段都应设立合理的进度控制目标,为开展调查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譬如说,在具体的测绘调查项目中,可将其分为测绘勘测、控制策略、权属调查、技术设计以及准备资料等不同的阶段。在确定项目进度的总体性计划之后,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分目标。
(2)按子项目设立分目标
譬如说,在项目测绘的具体调查过程中,就包括测绘图测绘、图根点的水准测量、图根点的GPS测量、控制点的水准测量以及GPS测量等子项目,按照项目的总体性计划要求,对各个子项目的目标加以确定。
[图片1]
测绘调查项目的进度偏差分析
在确定了项目的分目标、工作整体性目标及基准计划之后,可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实地测量与调查工作了。在具体的实施工程中,因为各方面因素带来的干扰与影响,很难确保实际进度和计划进度保持一致,因而,需对计划不断的进行修正与调整,来确保合理实现整体性进度目标。
在控制项目进度的一系列过程当中,在对比金准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过程当中,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可采用匀速甘特图比较法,能够直观且形象的反映出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两者之间的偏差,当调查进度处于高度滞后的状态之下,提供给测绘项目管理者纠正、调整偏差的重要性决策信息。采用匀速甘特图比较法,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出来,可十分明确、直观而又形象的比较两者之间的进度关系。倘若在两者的调查进度存在一定的偏差,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调整与改进,确保整体性目标的顺利实施。
3测绘领域可靠性
一般而言,工程施工的基础是设计,一切设计资料都来源于测量,任何测量数据都要产生误差。因此,测量数据的好坏(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和生产。以往,衡量观测成果的好坏,一般从精度、成本等方面来考虑。但是,在观测数据中不但存在偶然误差、系统误差,有时也会出现粗差。实践表明,对含有粗差的观测值只用精度去衡量其质量就不全面了。因此,目前从国外到国内,衡量观测成果的质量不仅仅用精度指标,而且还要加入可靠性指标。这就是说,好的观测成果不但要精度高,成本低,而且可靠性要好。因此测量领域的可靠性是指一个平差系统发现模型误差(粗差、系统误差)的能力和不可发现粗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观测数据不可靠,既使精度再高,平差成果也是不可信的,用这样的数据施工必然产生错误,影响施工的质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研究测绘领域可靠性理论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测绘领域可靠性研究有两大主要任务。第一,从理论上研究平差系统发现、区分模型误差的能力以及不可发现、不可区分的模型误差对平差结果的影响。第二,从实际上寻求在平差过程中自动发现和区分模型误差以及确定模型误差位置的方法。前者应用于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和最优化设计,集精确性、可靠性、经济性三要素于一体,设计出符合所需要求的最佳测区图形。后者可完善现有的各种平差程序,使平差计算达到更高的自动化程度。一般来说,测量平差系统的可靠性理论研究应该提出可靠性基本理论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包括残差理论模型、多余观测分量的计算方法、影响粗差探测能力的因素、以及内部可靠性和外部可靠性模型;提出完整的顾及可靠性的控制网优化设计模型与方法,包括控制网可靠性分布模型和提高控制网可靠性的方法;建立控制网数据处理模型,开发控制网数据处理与优化设计软件,从而使提供的观测数据精度高、可靠性好、费用最低。
测绘领域的可靠性理论作为可靠性工程这门学科的一个分支,它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与可靠性工程在许多方面有相同之处。例如:二者最重要的数学理论基础都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此外,可靠性工程技术作为一门工程学科已经非常系统和成熟。因此,它对测绘领域的可靠性研究在许多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要系统研究测绘领域的可靠性问题,就应该深入了解和掌握可靠性工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