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合作机构>

勤学思培训网LBGNBG

欢迎您!
朋友圈
机构未认证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00-21:00

位置:勤学思培训网LBGNBG » 培训新闻 » 资格考试 » 其他职业资格 » 积分入户 » 总算发现如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总算发现如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发布时间:2022-12-17 09:16:36
1如何切实提高 小学 数学课堂效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提高课堂效率,那么如何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呢?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数学教学策略。

1、优化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制造适合数学教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培养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参与意识越强就越主动地学习。还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以为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但是学习不刻苦,听课时间时间持续不长,爱玩好动,精力不集中,要学生集中精力听课,则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就善用生动的语言,恰到好处得运用修辞手法,吸引小学生的主意力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促进交流与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也感受课堂的气氛,可以让学生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上讲台上来当一下小老师,把该小组所讨论的思路分析出来。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和分析能力。通过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既可以调整课堂的氛围,也可以使整个班集体有发奋的气氛。

[图片0]

3、情境、图结合增加实际体验

小学生大部分都是喜欢五颜六色的图画,图画生动有趣能够很大程度上吸引小学生,这样给枯燥的数学课赋予了活力,使数学知识更具生活性和趣味性,还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用图片的形式来展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能让学生很快地进入角色,可以让学生感受和实际体验数学的乐趣和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2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巧用导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堂导入是教学内容不可缺少的环节,尤其是小学教学。如果我们上课铃一响就让学生翻开书本,准备学习书本知识,学生就会无意识地感受到学习压力之大。如果教师刚进课堂时,给学生带来的是小游戏、水果、表演,学生的心情就会截然相反。所以,我们数学教师在走进课堂的第一件事不是讲内容,而是做好导入课堂的环节。如小学一年级的第八节中“加法和减法”,如果我们直接说“3+2=5读作3加2等于5”,学生就没有兴趣可言,相反还会认为数学课堂很乏味,这就很容易使得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果我们间接地让学生做个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五名学生做小鸡,老鹰先是抓住3只小鸡,后又抓住2只小鸡,最后抓住了几只小鸡?学生在游戏中得知3+2=5,并读作3加2等于5,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受到那种枯燥无味了。

实物参与课堂,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没有形成抽象思维,面对这一事实,我们教师就要举实例、用实物,给学生更为形象的学习。一年级下册第一节中的“减法”,小猴子共有13个桃子,小白兔买去了9个,还剩多少个呢?学生口算很难得出正确的结果。但我们将13个桃子放在讲桌上,让学生自己来演示,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得出正确的答案了。最后将桃子奖励给参与表演的学生和回答正确的学生,在实物演示和实物奖励的条件下,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能让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向往。

[图片1]

创设氛围,开拓属于学生自己的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激发学生思维,思维活跃的情况下,知识的疏导就会变得简单化。怎样让学生的思维活跃呢?课堂教学氛围的创设是最为便捷有效的办法。在小学数学“认识钟表”这一节内容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偏低,课前喜欢猜谜语,于是我就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给学生出了个谜语: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打一物)。很多学生围在一起讨论起来,无形中为学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为了达到教学效果,我又拿出了自己做的纸质闹钟,让学生来认识时针、分针和秒针。并让学生自己来拨动指针,确定相应的时间。在活跃的氛围中,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3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创设有益有趣的教学情境

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学好。教学实践表明,教学中通过创设富有新意、趣味的问题情境,能够充分点燃学生的探索热情,触发学生迫切的求知愿望,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和谐、稳定地发展。

例如,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巧用媒体课件演示物体对折的过程以及折后的结果,学生通过认真地“折、看、比”得出对称。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拓展观察生活中的“树木”“蜻蜓”“蝴蝶”等一些轴对称图形。通过媒体再现生活物体,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源于实际生活的道理。

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

数学是在人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应用很广泛的学科,它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但同时又是那样的生动具体,富有解决现实问题的魅力。那么如何把数学课本与学生实际生动的现实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就需要教师把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使它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更具现实性,与属于学生的生活世界联系得更紧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诱发其学习情趣。

例如,在教“比例的意义和其性质”时,教师可安排这样的环节:你们知道我们人体的许多趣的比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约也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比约是1:1等。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比如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拳头上绕一周,就知道这双袜子是适合你穿;假如你是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等等。这样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勤学思培训网LBGNBG 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

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课程?赶快告诉课程顾问,让我们顾问马上联系您! 靠谱 的培训课程,省时又省力!

微信访问

#tel_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