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设项目及其管理实践的发展,项目管理的内涵得到极大的充实和发展,建设项目管理已是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下面,天才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相关方法。
做好材料的管理工作
现场的材质检查工作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按工程进度需求进场的原材料,产品要有专职人员进行抽检,做技术鉴定,并依照相关要求做好部分材料、产品的检验复试,向业主、监理及时提供其合格证、试验报告及其他资料。此外还应做好材料、产品的保管工作,满足施工要求。
做好工程项目重点部位的质量监控工作
做好测量工作的质量监控,包括标高、轴线及结构外皮线、各种预留孔、5O线控制等。做好预埋件施工、吊顶隐蔽工程、地面与墙面工程、屋面保温及防水工程、电气工程安装和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安装的质量控制。
建立工程样板引路制度
针对建筑施工工种多、施工材料品种繁多、工序交叉作业多的特点,在装修分项工程中推行样板制。其目的有两个:一是作为设计人及业主检验其设计效果的依据;二是可以确认装修分包单位的技术能力,对于样板经业主、监理、设计验收确认后再全面推开。
[图片0]
建立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首先操作人员应严格按操作工艺施工,执行“三检”制度,保证每道工序、每个工作段达到合格,施工企业应按有关规定填写报验资料上报监理单位,合格后签认。
2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主要措施
(1)PDCA循环原理。PDCA循环原理是项目目标控制的基本方法,也同样适用于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实施PDCA质量管理循环原理时,把质量管理全过程划分为P即计划Plan、D即实施Do、C即检查Check、A即总结处理Action四个阶段。PDCA循环的特点是:四个阶段的工作完整统一,缺一不可;大环套小环,小环促大环,阶梯式上升,循环前进。
(2)建设工程项目三阶段质量控制主要措施。
①事前质量控制措施。事前质量控制是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质量控制,控制重点是做好准备工作。要求在切实可行并有效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基础上,预先进行周密的施工质量计划,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作为一种行动方案,对影响质量的各因素和有关方面进行预控。应注意,准备工作贯穿施工全过程。
[图片1]
②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对质量活动的行为约束,即对质量产生过程中各项技术作业活动操作者在相关制度管理下的自我行为约束的同时,充分发挥其技术能力,完成预定质量目标的作业任务;是来自外部的对质量活动过程和结果监督控制。事中质量控制的策-筹是全面控制施工过程及其有关各方面的质量,重点是控制工序质量、工作包质量、质量控制点。
③事后质量控制是指对于通过施工过程所完成的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即单位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及其有关方面的质量进行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和认定以及对质量偏差的纠正。在实际工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很难保证所有作业活动一次成功。另外,对作业活动的事后评价是判断其质量状态不可缺少的环节。
3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
(1)人员素质: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和操作者,人员的素质,即人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作业能力、职业道德等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工程材料: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产品是否合格、材质是否经过检验、使用是否得当都将直接影响建设工程的结构刚度和强度、外表及观感、使用功能及安全等。
(3)机械设备:组成工程实体或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其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功能质量,施工机具设备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都会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
(4)施工工艺、操作方法和施工方案:在工程施工中,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工艺是否先进,施工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大力推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是保证工程质量稳定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