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施工项目是水利水电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最基本单元,加强项目质量和成本控制是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以及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那么如何管理好水电工程项目呢?下面,天才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项目管理技巧。
组建完整高效的业主项目管理机构是项目管理的保证
尽管国家、行业制订了详尽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和规范,但业主自身的管理能力及水准仍然对建设项目整体效果起到无法替代的控制和指挥作用。
组建具有水电工程管理、相关专业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的业主项目部,成立能够树立大局观念、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明晰、规范操作、有序衔接、高效运作的团队。在具体工作中,能够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好关键项目上的问题,使工程建设顺利向前推进;能够做好队伍、专业、工序在时间、空间及组织上的连接;能够把决定迅速转变成监理指令,化成承包单位的行动。有快速的决断能力,迅速统一各方的思路和步调,将工作计划落实到责任单位和具体的责任人。这是项目管理的重要保证。
[图片0]
做好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工作是项目管理的关键
建设工程招投标是我国建设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目的是建立通过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程项目投资建设机制,达到革除建设领域暗箱操作,节约建设资金,实现好投资经济效果的目的。工程项目的招标管理工作是业主管好项目的关键环节,是实施落实工程项目和择优发包工程项目的控制手段,是优化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最有效的管理方法
也是提高工程实施透明和公信度,遵循国家、行业有关规定,防范产生错误和腐败行为措施和手段。严格按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进行,杜绝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杜绝不安正常规定进行招标,搞私下“暗箱”操作;杜绝招标前“设局”,招标中“演戏”等。组织对招标文件相关专业人员严格审核,力求完整、准确,杜绝漏洞,便于在合同执行过程中杜绝扯皮,影响合同执行。
2物资管理措施
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素质,增强工程材料管理意识
作为项目建设的业主单位应当在项目建设初期便要求各参建单位聘任、配置责任心强并具有相当施工和造价管理经验的专业材料管理人员负责,在管理过程中各参建单位材料管理人员应积极地与各单位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沟通,保证材料采购供应的及时性和材料使用的准确性,在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办法中建立一套以业主单位专责材料管理人员为主要负责人,各个参建单位材料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业务部门积极参与配合的材料控制管理系统。在该系统中,每一个相关部门及个人均应明确其材料管理工作的内容,做到明确职责,沟通及时,准确有效。
编制材料计划,完善材料采购过程
在采购材料前先编制合理的预算, 做好项目或者单个工程的预算, 明确各种材料的用量,以及按施工组织计划细分成月使用计划、年使用计划等,并且做好储备计划,保证材料的供给,形成一个有计划的材料采购方案;此外,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详细了解当地的材料供应情况,必要时亲自派人进行调查,避开材料价格高峰期,还要防止以次充好,短斤少两、 吃回扣等情况发生,材料最好直接运向工地减少转折费用。
[图片1]
选择资信好的物资采购单位,保障所需物资及时供应
由于一般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较少,对于大量的物资采购管理难度较大,为了保证材料供应,委托在物资供应方面信誉好、实力强的供应商,承担工程主要材料的供应。由建设单位提供材料采购计划,供应商按计划负责采购。为了保证合理的采购价格,双方共同参与价格的制定。对水泥、钢筋和粉煤灰等消耗量大的大宗材料物资采购单价, 由建设单位直接负责采购。
现代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设备供应中,为了保证设备的供应速度,提高设备供应管理效率,采用第三方物流的业务模式是解决物资供应速度要求高、供应量大、供应种类较多现状的有效手段。设备由于单位价值较高,一般均采取招标方式直接采购。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设备供应链的组织和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项目中的设备供应通常由许多供需单位共同组成,在此情况下,业主作为衔接各个单位的核心,需要组织协调供应商、制造商、分包商、施工方、总承包单位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来实现网络结构的功能模式,这种供应链式的设备材供应模式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物资供应和保证供需单位供应需求的重要保障。
3水电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控制措施
鉴定成本的控制
实施鉴定工作,投入鉴定成本是预防及控制质量事故发生的基础工作。鉴定成本主要投入在材料检测这个环节和施工过程中阶段性地检测产品质量。如果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即便施工工艺再高,设备再精良,生产出的产品依旧是不合格的,因此,应该加强材料的检测工作,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配置材料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此外,应该将“下一道工序就是用户”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在开始施工前,要印发各道工序的质量标准,要求施工员、检查人员熟悉本标准,确保全体职工对工程质量标准做到心中有数。
预防成本的控制
一般来说,预防成本的投入与工程质量成正比关系,即通过投放较多的预防成本以避免故障发生,尽量减少因处理不合格项目所造成的损失,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的质量成本管理。通过预防成本的增加,可以降低返修率,减少因质量故障而发生的损失成本;反过来,质量故障的减少又可降低预防成本的投入。因此,控制预防成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考虑:(1)加强全员质量意识的教育,将该工作作为企业的一项大事;(2)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3)组织各种形式的培训,以不断地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
内部、外部损失成本的控制
一般来说,损失成本随着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此外,因质量事故引起的损失成本无形中降低了工程项目的纯利润。目前,我国已实行工程项目监理制,希望通过定期检查各道施工工序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提高产品的验收合格率,防止返工及质量事故的发生。但是,企业不应该单纯依靠监理人员来控制质量,依然应该加强自身控制与管理工程质量的能力,应该先以自身的检查标准检验工程质量,通过自身检验后,再向工程监理人员申请检查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