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防晒是否成膜?防晒霜的成膜感应该是说像一个屏障一样真正抵挡住紫外线的伤害,很难通过语言来描述。如果非要描述的话,那就是上了防晒霜之后,过一会你再去看镜子,会发现皮肤上会有一层稍亮,有点油的的薄薄的膜感,但是不厚,就是这个感觉,你们明白了么!成膜感好的防晒,肯定防水性好。
[图片0]
可以在手背上做个试验,涂上防晒霜,用喷瓶喷水,如果成水珠状,就是防水性好,如果熔掉了就是不防水。防水性好只是成膜好的一部分,不能说防水好就是成膜感好。但是熔掉完全不防水的,成膜感肯定不好。
作为防晒,不容易流失,是防晒霜成膜感好不好的首要问题。还有成膜可能还会影响到渗漏,就是防晒剂被吸入皮肤,而防晒霜是不需要吸收的,如果被皮肤吸收了反而会造成越搽防晒霜老的越快。
2防晒方法一
“避”是上上策,尽可能在10点到下午3点这段紫外线最强的时间避免外出。
涂抹适合的防晒产品,加上撑洋伞,太阳眼镜,帽子与穿着长袖。
选择防晒产品时要同时能防护紫外线一个光及乙光之产品。紫外线一个光之防护指数可依据欧美知识产权署,人民民主党,煤灰值或日系商品PA的值,至少要结核菌素或PFA4以上﹝约日系产品PA +的〜+ +以上﹞,而紫外线乙光之防护指数则依据或欧系的SPF级的IP值(与SPF级之间的转换为:知识产权× = SPF级),SPF15的的防晒剂约可阻挡93%的紫外线乙光,SPF30的的防晒剂则可阻挡%的紫外线乙光。
中午时间最好再补充一次,不要忽略了后颈部,耳后,脖子与手部的皮肤,这些地方常常会无意间泄漏出我们皮肤的年龄。
并不是越高系数的产品防晒越好,系数高的防晒产品是针对紫外线B的防护能力,减少皮肤晒伤的机会,至于,要预防皮肤晒黑则是要能防护到紫外线A的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的防晒商品!
3防晒方法二
a、面部防晒乳——出门前30分钟涂抹面部防晒产品,使用量约为一枚一元硬币大小,均匀涂抹在面部,不要忽略鼻翼、额头、脸颊两侧等部位。
b、眼唇部防晒——涂完面部防晒乳后,别忘了涂抹眼部专用防晒品,或者在基础保养时使用含有spf值的防晒眼霜。唇部涂抹防晒护唇膏,通常spf20左右即可。
c、身体防晒——秀发、身体裸露位置都需要使用防晒产品。具有防晒功效的日间喷雾是保护烈日下秀发好帮手,而身体防晒乳建议选择清爽的水乳质地,易于涂抹又不粘腻。
d、防晒道具——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太阳伞、太阳镜、大沿草帽或是那种可以把脸遮住的带有防晒面罩的凉帽,都是夏天不可缺少防晒道具。
4防晒方法三
1、外出时一定要尽量避免暴晒。在外出的时候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因为这段时间紫外线最强烈。还要尽量避免沙滩和山顶等地方。
2、随身携带防紫外线伞、帽子、太阳镜、穿着棉麻制长袖衣服。但这些只能阻挡一部分紫外线,而且遮阳伞,太阳帽无法阻挡来自地面反射的紫外线.
3、重复涂抹防晒霜:流汗或者毛巾擦拭等都会降低防晒效果,重复涂抹并不是得到新的防护,而是保持防晒效果 任何保养品,甚至只是水,只要覆盖在防晒上便会影响防晒的功能,因此游泳或流汗后必须补涂防晒。
4、免在正午出门:UVB在正午时要比早、晚的高100倍左右。 所以大家一定要避免在正午外出,这样可以有效的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