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的身体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长应该全面考虑,不能只顾孩子的学习,忽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应该通过劳逸结合让孩子身体更健康,那么,小学生如何提高身体素质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身体素质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现在越来越多的目光关注到学生身体的健康上来,所以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日趋上升。然而,当我们面对现在学生的体质健康时,其状况让人担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调查发现,家长对子女体质、学习、生活及心理都比较关心,但有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的关心、溺爱,家长普遍最关注孩子的身体,但又不注意身体与营养的关系,这样就导致了身体素质下降,有家长还认为运动会阻碍或降低体育运动量或质。
2、绝大部分的学生不但有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家长布置的,参加这个培训班,那个辅导班,导致学生没时间运动,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形成了恶性循环,无力参加体育运动,或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
[图片0]
小学生如何提高身体素质?
培养体育特长。
我们应该多培养孩子的体育特长,让孩子多进行体育方面的锻炼,最重要的是通过锻炼能够增长孩子体育方面兴趣。
进行户外运动。
我们应该带领孩子多到户外进行活动,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多找一些时间带孩子去户外锻炼,比如打球、跑步、踏青等。
坚持养成习惯。
我们在培养孩子运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让孩子能够养成运动的好习惯。既要注重体育锻炼,更应该从内心里喜欢运动,坚持运动。
多参加训练营。
我们可以带孩子去一些体育方面的运动训练营,比如打篮球,踢足球等,还可以多带孩子去游乐场,这些都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
1、健康对人来说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孩子。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那如何更好的判断孩子们的健康。总不能有事没事去医院做个检查吧,这样也不靠谱,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孩子们的行为去判断。
2、第一标准:饭量。关注孩子的饭量,能吃能喝,不挑食,每餐都能搞一饱。我们在这里讲的不是吃零食哈,要是饭菜。这样肯定没事,绝对体质不会差到哪去。
3、第二标准:运动。平时关注孩子喜不喜欢运动,经常出去运动,绝对能够有一个好的体质,而且还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第三标准:心情。要去关注孩子的心情。童年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应该是在快乐的时光中度过的。每天回家都是开开心心,都乐于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相信孩子没啥病,甚至心理都是非常健康的。
5、第四标准:睡眠质量。睡眠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每天睡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你下一天的生活。孩子应该是最容易入眠的,睡眠质量应该很高的。所以,家长应该每天晚上去看一下孩子的睡眠状况。
3小学生身体发展有哪些特点
骨骼的发育:
小学生的骨骼还没有完成骨化,骨骼含水多,含钙少,有韧性,易弯曲,易变形,所以小学生更应该形成良好的坐、立、行的姿势,否则容易驼背。
肌肉的发育:
小学生肌肉长度的增长早于横断面的增长,肌肉纤细,力量和耐力都很弱,所以对小学生的运动能力要求不能过高。写字、练琴、练画、练球等等的时间不易过长。
牙齿的发育:
[图片1]
小学生正处于替牙期,乳牙脱落,恒牙继替,一般从六岁开始要换到12岁左右。替牙期非常容易患龋齿,所以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
神经系统的发育:
小学生的神经系统正在迅速完善,已接近成人的脑重,但还没有完全发育,所以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小学生需要的平均睡眠时间是:七岁约11小时,10岁约10小时,12岁约9小时。所以要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而且不要让孩子熬夜写作业。
心脏的发育:
小学生的心脏容积还比不上成人,心脏搏动频率快于成人,所以小学生不宜进行过分剧烈的体育运动,否则心跳很容易飙升到160,损害心脏。
呼吸系统的发育:
小学生的肺活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显著增加。肺活量水平直接反映孩子的健康水平。现在很多孩子慢跑400米就上气不接下气了,肺活量指数过低,也就是肺功能太差。所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4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
恐惧是学生成长发育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例如:怕回答问题、怕表演、怕展示自我、怕考试等等,老师要耐心地加以引导,不然的话,学生将来会成为—个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一事无成的人。老师可以针对形成孩子恐惧的原因进行分析教育。例如:怕回答问题的同学,老师可以多叫他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次数多,他觉得习以为常了,也就不会再有害怕心里。怕表演、怕展示自我的同学,老师可以告诉他,其他同学的表现和他差不多,只是表现的次数多了,动作熟练些,感觉就比他优秀一点,如果他努力,同样会表现得很优秀,这是给他自信心。考试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它只是检测我们平时学习情况的一种形式,如同平时做作业,不要担心什么,考得好坏都没关系,只要你曾经努力过,老师和爸爸妈妈不会责怪你的,同学也会理解你的。
2.培养学生的成功意识。
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对喜欢做的事,往往抱有浓厚的情趣和自我陶醉、欣赏,当他自己干成一件事时,在我们老师和大人的眼里可能是不值得一提,但在学生眼里,也许会欢喜若狂、手舞足蹈;也许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很伟大;也许很希望得到老师和大人的夸赞和鼓励。如果我们老师和大人对他们的付出,是一种漫不经心的态度,甚至还无端地让他们遭到训斥与冷落,这样,就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伤害他们自尊心,长此以往,会使他们失去感受的能力和表达的欲望,做任何事情都会变得缩手缩脚,失去信心,甚至对性格发展产生极坏的影响。使他们变得孤僻、忧郁、呆板和多疑。
作为老师,应该很乐意享受学生成功的喜悦。学生有了成绩和进步,哪怕是写好一个字,画好一幅面,或随手检起一张废纸等事情,老师都要适当地夸奖和鼓励,这样,他们的信心足了,心情好了,就会乐于接受老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学生对某件事怀有浓厚的兴趣时,兴趣会使他去探求、发现,深入钻研,当老师看到学生的这些优势时,应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