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和行测并驾齐驱被称为是公务员考试的两大难关。然而,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和窍门,都可以迎刃而解,申论也不例外。申论考试的结构一直以来都比较规范、清晰明确。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的相关内容。
熟悉题型
《申论》主要通过应试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等,测查应试人员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等。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图片0]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准备资料
其实大家手中的材料很多,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例如《人民日报》、《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南方周末》、《瞭望》、《半月谈》、人民网、新华网等等。还有一些其他的书刊等。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不过,不要过多。
如何运用资料
首先:改变一种误区。
很多人拿到一篇文章之后,感觉有用就会把那些条条框框记忆下来,认为掌握了这些就足够了,甚至是全部复印之后,一遍一遍的背诵。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我们准备材料,主要还是语言的运用,那些你记忆的措施等考试的时候不一定用上。
同时,关于评论性的文章,似乎大家都很喜欢,在这里提醒大家的是,这种题材不适合咱们考试作答。意思就是它的题意范围太过狭窄。
其次:关注文章的开头与结尾。
一篇优秀的文章,开头部分很重要。开头部分用很专业的语言就把整篇文章的意思概括了出来,这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大家可以学习一下他们是怎么写的,然后锤炼自己的文字。试想,开头部分掌握好了,我们的概括题型和综合分析题型就会得到很高的分数。特别是决定了你题型四的梯度分数。同样,结尾部分的概括总结能力也是我们重点学习的。
1.字为第一
就如同高考作文相同,字是你的榜首门面,许多时分你内容写的再好,假如你的字太丑,许多改卷教师就会马上把你判定为差等的类型,所以字是榜首。
2.知晓内容
至少你要知道你的申论考试的内容是什么,大致的步骤是什么,这是你学习申论的榜首步,而国考和省考的内容又不相同,这个具体还需要参考教科书。
3.积累素材
胸无点墨的人,就算文笔再好也写不出东西,所以许多时分学习申论要多多累计素材,比如多看新闻,报纸,关注时事政治,这里推荐求是网,人民网,新华网,半月刊等。
4.范文阅读
多看看一些优秀的申论范文,这样你至少能知道应该如何写,写到什么程度,许多时分申论与作文是不相同的,主要在于议论,而不是华丽的辞藻。
5.练笔写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的再多,不写是没有用的,好文章不如烂笔头,许多时分需要多写写,这样才可以学以致用。
3公务员申论快速提高方法
仔细审题
很多考生认为获得申论高分的关键在于7000字左右的材料,也有的考生认为是自己本身的知识储备,然而快速提高申论分数的首要要素就是仔细审题。很多考生在这方面存在误区,只是粗略扫一眼题目就开始答题,结果文不对题,分数自然不高,那么审题需要审清哪些要素呢?最为关键的就是题干中所要求的对象,如这样一道题目“请你概括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如果能够围绕“关于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将材料中的相关要点准确全面地选择出来,距离申论高分就不远了,如果忽略了这个问题,那高分就会付之东流。
[图片1]
立足材料
很多考生会问怎么样组织语言才能够击中正中命题人的下怀,其实答案尤其是小题目的答案大多源自于材料,源自于材料中的关键词,如果题干中没有太多的归纳总结方面的要求,则不需要考生过于加工。
【例题】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20分)
要求:(1)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2)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3)不超过400字。这是一道很明显的一题两问的提出对策题,那么T市市民出行存在的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就要回到材料中,材料4的最后一段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却发现道路坑坑洼洼或晚上黑灯瞎火、因为骑车的成本也不低、每月要交停车费、很容易失窃、不少道路上都没有非机动车道,即使设有非机动车道,也常常被乱停的机动车占用、‘黑车'填了空、因‘黑车'引起的交通事故”这是材料原文,对其进行条理加工即可,存在的问题有道路坑洼、缺乏路灯不便行走;自行车停放成本高不安全;无专门自行车道或非机动车道被占用;黑车猖獗,引发安全事故。由此可以看出将材料中的原文进行梳理即可得分。立足材料是快速提高申论分数的第二要素。
避免追求完美
很多考生认为小题目比较简单,必须多得分,于是无论从要点的选择上还是要点的加工上都要求字字珠玑,可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要点是否准确全面不说,时间却快速流失,最后无法完成文章,匆匆写出来的文章或结构存在问题,或内容空洞,那这篇文章最终就沦为分值最低的四类文。因此在考前至少要做两套以上的模拟题,保持考试状态,抓大放小,将小题目与作文题齐抓,为公考梦想助航!
4公务员申论答题技巧
回看材料
分析题一般是针对材料中的某个具体的观点和内容,我们不能孤立地看那个词和句子,而是需要再回到材料原文中去看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由于整体认知结果的控制,此时回看原文也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是“林木”共存,理解准确。回看材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画出关键词。申论试题提供的背景材料中,一些关键词语能提供解题的明显信息,有利于考生抓住问题的要害。
二要画出关键句。这是背景材料中一些特殊的句子,这些句子在回答主观题的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将这些句子画出,有利于理清应试者的答题思路。
三要善于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相联系。对背景材料的分析是解答综合分析题的前提,但要准确回答,还须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必须将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同已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题意,组织答案。
在论述时,要求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要求考生联系题中的材料进行分析论述,把理论与实际、观点与事实结合起来,即做到事理交融,观点统率材料。要紧扣材料分析,或从材料中提炼出观点,或用观点分析材料,或用材料论证观点,防止就事论事,就理论谈理论,切忌“两张皮”。
统筹作答
有的考生在作分析题目时思路不清,却急于下笔,结果发现自己的观点前后矛盾,于是赶紧涂掉重写,一阵子忙乱下来,试卷上箭头满天飞,卷面效果一塌糊涂,从而影响整体分数。这里要强调的是,平时练习中一定要亲自动笔写答案,而非仅仅在头脑中想一想便急于翻看参考答案。这样看起来似乎可以节约时间,做更多的练习,但事实上效果非常差。许多考生在考场上会陷入“知其然,却不知如何然”的窘境,就是平常不勤于动手所致。
1.根据题意,确定中心论点
这里的中心论点是要紧紧抓住所分析的材料的中心观点或中心意思。如果要论述的中心论点不明确,答起题来必然会东拉西扯,漫天撒网。怎样确定中心论点呢?确定中心论点的主要依据就是依据材料中的信息、观点、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中提出的某个特殊要求,确定一个中心论点,然后围绕它去分析,这样才能切中要害,不至于信口开河,不得要领。
2.根据中心论点,确定论据
论据是用以证明论点正确的依据(即答题要点),包括理论依据和材料中的事实依据,一般是两者兼而有之。怎样确定论据呢?可以根据确定好的中心论点来选定理论依据,把选定了的理论依据和题目中对应的材料结合,即用理论知识来重新排列组合题目中的材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