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质量管理从设计,施工到监理各个环节抓好,使工程质量得到提高。那么公路工程施工如何管理办法吧?下面,天才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项目管理技巧。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要使公路工程的质量有所保障,必须先做好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施工的材料是施工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施工材料的优劣是施工质量的前提条件,要严格保证施工的材料质量,严禁使用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材料;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对施工所需机械设备进行清点及着重从设备选型、主要性能参数及使用操作要求给予全面检查和调试,使机械数量足够、施工能力配套得到保证,全面确保施工机械到位;对施工过程进行预估,实地取样进行试验测试,充分了解分析施工环境、条件和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做好预防措施;工程施工过程实施的关键是人,要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和专业的技术人才,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
明确施工人员职责义务,强化质量认识
公路工程的施工人员,要切实明确岗位职责义务。要建立健全的各项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自检、质量保证体系,认真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加强技术交底制度,在每道工序施工前进行书面交底;严格执行技术人员登记备案制度,做到每个正在进行施工的工点的施工均有持证的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施工管理,使质量责任落到实处、落到每个施工人员身上。
[图片0]
要大力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使每一个施工人员都树立质量高于一切的意识。要尽最大的可能明确工程施工质量建设的内涵、标准,搞好工程质量建设工作,宣传质量建设的深刻认识,做好施工质量的宣传教育培训。从根本上使所有的管理与技术人员从本质上认识到施工质量的重要意义,切实体会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树立质量意识。将复杂的质量理论浅显化,大众化,由简单到系统性的逐步深化,并且逐级地、循序渐进的循环往复式的定期加以巩固、灌输,从思想上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提高体建设队伍的质量意识。
2加强公路施工管理,提高质量及经济效益
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预防控制,严把质量关
质检科负责对施工所需要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检验和实施并记录(如填料、砂、石、水泥、钢筋、预制构件等)。首先要求施工企业在程序、方法、资源、人员、过程、记录等各个环节上提高监管,明确公路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规格、性能和质量。审核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及设备的性能质量,采用传统目测与科学仪器检测相结合的办法,例如:首先从外观分析接头处钢筋轴线弯折是否超过3°,然后随机截取6个试件进行拉伸检测。假如出现一个试件强度与规定不符合,应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验,如仍有一个试件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该批接头拉伸试验不合格。混凝土路面在我国公路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工程量、材料用量,还是工程造价所占建筑工程的比例均较大,在混凝土的质量监理中,必须要求水泥、砂、石、水等的性能、用量、配合比均满足质量要求。
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三检” 制,即:自检、互检和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专检。在公路工程施工前期,应及时召开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设计单位结构设计人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组成的质量会议,提高质量意识,加强项目管理,要求施工中对每道工序执行施工质量“三检制”,坚持施工班组自检、作业队质检员复检、项目部质检,必要时业主和设计参与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图片1]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项目管理制度就是针对项目范畴和项目特点所规范的管理制度,是一项最基本的管理职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公路工程施工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首先,必须是切实可行的。一个施工项目没有了一整套切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就等于是一张白纸,是一句空话;其次,项目管理组织规划应符合企业施工项目的组织方案,制度的制定要结合实际,制定适合自己的管理制度。
抓好法规制度的贯彻落实,加强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坚持制度落实的公开透明,加强信息公开;最后,领导要充分信任员工,积极支持员工放开手脚工作,做员工们的“赞助人”。从制度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让企业阳光温暖每一位员工,鼓舞员工奋发有为,激励企业开拓前进,要增强全体员工学习和遵守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全身心投入到公路建设中去。
3加强质检基础工作
(一)明确技术标准
各项工程的设计资料,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工艺要点、质量检验方法和评定标准以及工程监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文件资料,统一印发至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做到职责明确。
(二)强化检测手段,做好计量工作
配专职人员负责常规试验和抽验工作,公路建设主管单位对各级管理单位拔发专款购置器具.
(三)重视质量信息,用数据指导工作
项目建设在开工之前,由建设单位指挥部将各种原始记录表,检验记录表,测试报告表等发至施工单位,通过检测人员提供的资料,及时掌握现场随时发生的质量情报及数据,以采取相应措施。
(四)建立健全责任制
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制定各级职责范围,实行奖惩分时明的机制。
(五)重视技术培训,加强质量教育
各级领导要尊重科学支持技术人员的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举办技术培训班和继续教育,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