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通过注重创优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和监控,通过各种保证措施的实施,那么加强工程创优管理如何实施方案呢?下面,天才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项目管理技巧。
一、 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质量管理制度
以合同为质量管理制约手段,推行GB/T19001-ISO9001质量标准,强化质量管理职能,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总工程师中间控制,各职能部门管理监督,各专业施工队具体操作的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形成从项目经理→各施工段→各专业施工队(包括指定分包队)的质量管理控制网络。根据创优目标首先选配相应的项目管理领导班子,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创优领导小组。让具有职业资格、责任心、事业心较强且具有高度质量意识的同志担任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施工现场“四大员”必须配齐。关键工序的班组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技术素质,中高级技术工人必须占有较高比例,为工程创优奠定组织基础。
二、 制定创优目标,签订创优协议,搞好创优策划
根据企业自身实力和市场实际情况确定创优目标,既不能不求进取也不能盲目冒进。被选定的创优目标的规模要达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最低要求,根据工程性质、工程的相对重要程度来确定创优标准,在选择创优标准时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小、工程的重要程度及影响、业主的要求以及项目经理部的实力确定合理的创优标准。创优目标在工程开工之前确定,杜绝创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创优目标确定后,接着就是明确责任,按管理权限逐级分别与项目部经理、班组长以上主要管理人员签订创优协议书,在协议书中明确各自职责和权限,使他们权责统一,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全员创优意识。
[图片0]
三、 加强质量监控,强化跟踪管理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这个“管理”,就包含了对工程的质量检查和监控。作为创优目标项目对其进行跟踪管理加强质量监控,便是保证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从企业总部到工程处,再到项目经理部都层层设有质量检查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操作性很强的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和奖惩制度,对创优目标项目坚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同时,检查不过场、发现问题当场签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问题严重者责令停工整改,在企业范围内通报批评,并给予经济处罚。这样,层层检查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确保创优目标的顺利实现。
2有关创优工程管理质量控制的认识
(1)重点掌握五个“要”: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强制性标准,禁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材料和淘汰的产品;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工序控制管理点,加强目标管理;要认真做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要合理安排施工工艺和施工进度的衔接;要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操作水平,提高产品一次成活率。
(2)务必关注四个“须”:须选择技术能力强的施工班组,创高档次精品工程,也有人称之为创建建筑艺术,需要熟练工人的精雕细琢,工人的操作水平一定程度上左右细部甚至分部的档次;须保证样板的施工质量,创优工程首先体现在标准即质量结果的选定,要让管理人员理解这个标准,施工操作工人掌握其尺度,样板交底是最直观的办法;须取得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专项分包的“共识”,设计材料的搭配要协调、大方,业主的定价要合理,专项分包单位不拖后腿,当然施工总承包要不断宣传、协调、沟通;须及时准确的编制好内业资料,要将工程资料的质量与工程质量放在同样的高度来认真对待,项目部对工程资料编制及整理的质量有严格的标准。
[图片1]
(3)关键做到三个“抓”:抓优质结构,结构是工程的骨架。也是创优的基础,结构可靠、准确,才会给装修阶段的创优提供条件;抓细部质量,可以申报省级优质评选的工程,大面的装修质量都应该是优秀的,比的就是细部的施工构思及最终效果;抓成品保护,工序间的相互保护,应杜绝装饰工程与安装工程相互污染,措施要有力,监督要到位。
3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
1、加强对工程资料的分类整理,做好归案工作,工程资料验收也是竣工验收的一项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技术资料、工程综合资料和工程财务资料等文件资料,这些资料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都如实地记录了整个工程的规模大小,质量评定情况,工程完成数量程度以及工程投资情况,这些资料是鉴定工程项目质量等级的基本条件,对工程交付使用后的管理、维护以及改造都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要在项目交工后,根据实际去ing看组织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将要验收的项目的工程技术资料和工程综合资料按要求进行收集分类立卷整理归档,为工程验收做好准备工作。
2、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对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竣工验收。正式竣工验收是整个验收工作的最后一步,主要由工程监督部门、消防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等有关人员组成验收小组,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和预验收存在问题和处理情况进行现场复查,检查建筑外观质量和细部处理情况,并结合有关工程资料对建筑原材料、混凝土试块、设备安装质量等检测资料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做认真复查
按照国家现行有关验评标准规范对整个工程项目的工程进度和施工质量作出准备的验收鉴定,符合验评标准则按规定办理验收交付手续,尽早投入使用,如果存在影响使用的质量问题则研究处理方案责成施工单位限期修复,重新验收合格后再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