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频频出现一些事件,让人们觉得这个世界怎么变得如此冷漠,人的爱心都到哪里去了?甚至还有不少事件的当事人仅仅只是一些孩子,这不禁不让人感到深思:究竟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让人间处处充满真情和温暖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的相关内容。
要培养孩子善待小动物。有很多孩子都喜欢小动物,看见小动物就想伸手去抓,抓到后就是小动物们噩梦的开始。所以就要让孩子认识到,动物也是一个生命,它们也不喜欢被人伤害。告诉孩子要善待它们,要和它们成为好朋友。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通过给小动物喂食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爱心。
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生活总不能太过于单调,一个家庭不要总是处在一个紧张的氛围里,闲暇之余要多陪陪孩子。去公园欣赏美景,去超市里购物,到其他的地方郊游,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和孩子一起陪陪年迈的老人等。让孩子感觉生活的味道,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图片0]
引导孩子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世界上除了真实的事物之外,还有理想,梦想,还有很多看不见的向往。父母可以和孩子说一说人生的美好,观察花开时候的样子,描述天空中飞翔的鸟儿,给孩子灌输对美好的憧憬。家长不要认为这是小事,不要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孩子就像泥人一样,家长捏成什么样子,以后就是什么样子。
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爱心培养要从幼儿抓起。父母要把孩子看作自己的伙伴,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被爱的幸福,为孩子奉献爱心打下基础。父亲要教孩子爱母亲。要告诉孩子,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哺育孩子的辛苦,要在行动上爱自己妻子,孩子才能感受到母亲的伟大和辛苦。
在孩子心中洒下善良的种z子。在别人遭受痛苦的时候,告诉孩子要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人。教育孩子热爱动物,热爱生命。让孩子转换角色,考虑别人的感受。在家里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受父母的辛苦。
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给孩子做个榜样,一家人要相互关心,特别是夫妻之间相互体贴,这对于培养孩子的爱心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在吃饭时都习惯给孩子荚菜,嘴里还不停的说:“多吃点,多吃点,”却很少给丈夫或者是妻子荚一次菜。
特别是做好吃的,大人一点也不舍得吃,孩子有时候让父母尝一尝,父母常常会说:“我们不吃,你自己吃吧。”我们做父母的会想:我们大人吃一口,孩子就能吃一顿。有时候孩子让很了,而大人确实不舍得吃就会说:“我不愿意吃。
3孩子的爱心是如何培养
首先要让孩子要爱心,自己必须有爱心,因为你是孩子的榜样,你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行动方向。
让他照顾小动物。学着照顾小动物,让孩子喂他吃饭,让它睡觉,从照顾小动物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体会到你的辛苦,还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
看一些有关爱心的故事。从故事中让他体会小主人公的心态,让他懂得小主人公的作法就是爱心的体现,那么他就会渐渐地懂得爱心的重要。
多带孩子去做一些慈善事情,告诉他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有了我们的帮助那些孩子可以生活的快乐。
看一些有关爱心的电影。通过看电影,他可以了解到主人公的作法,不由得去模仿去借鉴,然后慢慢地向着那个有爱的方向发展。
[图片1]
有些时候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爱心晚餐了,爱心早餐了,互相给对方做,让他感受到付出的幸福。
4怎样培养一个有爱心的儿童
父母的榜样作用。父母是对儿童最有影响力的人,儿童常常会模仿他们的行为,因此父母不仅需要言传,更需要身教。父母如果乐于助人,孝顺父母,富有爱心、同情心,孩子同样能够学习到。
教师的影响。在儿童时期,除了父母外,老师也是至关重要的,是儿童价值观的来源之一。老师和蔼可亲,言谈温暖亲切,对学生耐心并且关心,用行为来说明比空谈更能影响孩子。
同伴影响。儿童会受到同伴的影响,因此,通常父母都会鼓励孩子与行为态度良好的孩子打交道,学习同伴的好的行为、态度、价值等。
媒体影响。特别是电视、电脑、手机这三大媒介,孩子无法选择,但是家长可以帮助他们选择观看内容。
性格培养。这是一个综合方面,一个富有爱心的儿童,一般来讲性格是活泼、开朗、乐观并且孝顺父母,理解父母,对生活充满热情的。这种性格是可以培养的,要求家长、老师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