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合作机构>

勤学思培训网CSDPAL

欢迎您!
朋友圈
机构未认证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00-21:00

位置:勤学思培训网CSDPAL » 培训新闻 » 资格考试 » 职称考证 » 项目管理师 » 总算认识国学素质是什么

总算认识国学素质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12-19 06:49:08
1 国学素质是什么

国学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领袖所重视,国学管理在国际国内管理领域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学在佛、道、儒、医、武各家智慧中都体现了我们祖先伟大的管理思想。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学素质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

所谓的国学素养就是通过对国学经典的研习,从而提高本人的内在涵养,并进而提升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道德水平水平。国学素养是指国学中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部分,说白了就是人的素养教育、人格教育,通过修身养性孕育出真正的“人”

[图片0]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它兴起于20世纪初,1920年代始盛;在中国大陆,文革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代后“国学”复起至今。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名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普遍说法如国粹派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但主要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

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2学习国学经典到底有哪些好处

1.记忆力得到锻炼

人人都知道人的大脑是越用越灵活,而我们的不少家长却觉得诵读国学经典是对孩子的一种摧残,不仅有些小宝贝的家庭不欣赏而且一些大宝贝的家长更为的不赞同,而到底最后吃亏的是谁呢,你会发现诵读经典的孩子们,他们的记忆力真的是很强的,在长期的坚持诵读的模式下,我们的孩子的大脑得以开发,而孩子本身在年龄的初期就是记忆力旺盛的时刻,而针对孩子本身的这个特点,家长再进行相应的引导,我们的孩子在潜移默化之中记忆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相比那些没有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来说,可以花费很少的时间记住同样要求的内容。

2.整体认读、识字能力提高

孩子的理解能力从哪里而来,只有我们的孩子认识的字多了,才能逐渐产生对字的理解,若是认识的字普遍的少,那么孩子的理解能力也不会好大哪里去的。毕竟中国文字更为的复杂,稍微的变化便可生出多种不同的意思,而在学习国学经典的路上,《易经》(包括上、下经)部分大约5000字左右; 《千字文》994字;《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字数:1753《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由其学生编辑而成。字数:13700《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字数:34685《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字数:3568。可见,学习国学经典对于整体认读和识字能力的提高,是多么有益的事情。

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实教育孩子也就那么开始的几年,也是辛苦的几年,一旦孩子的习惯养成,后期作为教育的家长来说,是相当的省心的。而我们学习国学经典的孩子,每天坚持最多半个小时的诵读,对于孩子也是很好的一种坚持,在长期的诵读中,我们的孩子识字量大量增加,从而逐渐过渡到对阅读的浓烈兴趣。一般坚持诵读国学经典的孩子,普遍都是喜欢阅读的孩子。走到哪里,都感觉带着一股浓浓的书香味道,自然孩子的学习也很少让家长过多的操心的。

3孩子为什么学国学

1、学了国学后 孩子更懂礼貌

益谦文化的老师称孩子学国学,强调的是孝道、礼仪,一些孩子从原来的不太懂礼貌变得有礼貌了。孩子们通过学习经史子集,以读经为主,平时给孩子讲孝道的故事,培养孩子的礼仪,培养孩子恭敬之心、感恩之心。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学国学后,都变得有礼貌了。

2、学会了孝顺父母

一些家长说起学国学后孩子们的变化,有家长说孩子有礼貌了,也有家长说孩子的识字量增加了,记忆力增强了,还有家长说孩子理解能力提高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孩子学会了体贴父母,尊重他人。

[图片1]

3、学习经典的主要方式是诵读,学习过程中眼到、口到、心到,可以促进智力的多方面发展,同时可以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

专家声音

学国学吃亏 与经典无关

其实“学国学吃亏”在网上流传不久,复旦教授钱文忠就站出来说他被误读,其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是,正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不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塑造人格、培植教养方面的教育功能,导致我们在经济总体上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文明却出现了很多非常严重的问题。

钱文忠称,要想避免国学经典误人,最需要做的不是不读,而是如何净化社会环境,让国学经典中的优秀内容从文本走进现实,成为人们真正的行动指南。

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会长郑千山认为,“担心学国学吃亏”是因为对国学的不了解。他说,国学博大精深,流传了几千年,可见其生命力的旺盛,国学不是很具体的东西,它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再说,你如何知道孩子长大后的社会还是现在的社会?你如何确定这些孩子长大后的环境没有任何改变?”

4怎样从国学看人性化管理

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学,对民族精神的形成、民族文化的积淀和民族性格的影响,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国学,是我们的文化之母,是我们的精神珍馐,当我们与外来的经济文化发生碰撞以至承受灵魂流离压力的时候,我们猛然发现,原来家里还有那么醇香的陈年老酒,尽管我们也许会不胜酒力甚至不谙酒道,但一样会被它的磅礴气势和历史之美所折服。

对于这些传统的国学理论与现象热度背后,究竟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又有什么作用呢?它发挥的价值究竟又有多大呢?千百年实践中人们得出一条经验是:人是不太容易管理的,而现代的企业管理,实际上最终也就是“对人的管理”,人是领导一切的中心。因此,我们说对企业人、财、物进行管理,其根本就是人的管理,无论是对人的直接管理,还是人对财和物的管理,都少不了人。要提高人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就必须提高人们的道德素养,那么形成人类道德的主要力量是什么呢?是人的信仰。

而“国学”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各时代的国学经典论著以及四大名著等国学产生二千多年来,执政者都在全民中推行国学思想,国学中的许多精典已使国人耳熟能详,在所有华人中留下深深的烙印。为此,人们也想了不少办法进行管理,其中包括制定各项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人们都知道管理少不了制定这个制度,哪个制度,这些制度财务资本(财和物)是不会执行的,最终都是由人去执行,所有制度都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为此,企业制度还要符合“人性”,但是,无论制度制定得怎么周全,人们总觉得少一个适合“我”的制度,中国人一直都提倡无为而治,但要真的实现无为而治,可能永远是一种梦想,因此大大小小的企业无论其规模如何,人员素质有多高,都设有不同的制度。

现在作为企业管理人员,老板对我们常常只有两个要求:一是提高业绩增长,二是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这个指标看起来,说学国学能提供直接帮助实在比较牵强。但是学习国学对人性由内而外的提升,却能使你待人处世大方得体,谈吐气质雍容稳健,这样就更容易获得机会,达成目标,有时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人性化管理的特征是尊重人、信任人、爱护人和激励人。人性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员工的归屠感、凝聚力、荣誉感和创新力。企业只有了解人性中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才能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及职工的行为和动机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管理,才能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提出更高的更能发挥全员潜能的管理目标。人性化管理其实是对企业文化培育和发展的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对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表现形态进行有序组织和改造的过程。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勤学思培训网CSDPAL 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

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课程?赶快告诉课程顾问,让我们顾问马上联系您! 靠谱 的培训课程,省时又省力!

微信访问

#tel_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