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在建筑行业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必须要深入对建设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深入的探究相关的解决措施是当前最根本的任务。那么如何有效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体系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对于任何一份合同,都必须提出明确的质量要求、进度要求及工程款的支付办法,这就是提出工程的目标。如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一般必须明确提出要求施工达到质量等级,如应该达到某种的要求:工程进度的目标、工程造价的控制;对安全防范措施等。
在我国的监理工程师考试的教材里,把监理工程师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归纳成“三控两管一协调”,其中“三控”指的就是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进度控制,而“两管”指的就是合同管理与信息管理。现在看来,应该改为“四控两管一协调”,即增加对全安的控制。而合同管理是质量、进度、投资与安全控制所必须具备的手段。参加工程建设的甲、乙双方,必须签订合同,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关系。无论是项目的专业,还是设计人员、施工人员、材料设备供应商,通过合同的联系,从而保证了各自的利益与项目管理的成功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一切从合同出发,才能保证项目建设的取得成功。
[图片0]
在合同制订前,业主一般通过招投标,寻找出价格合理、质量优良的合作伙伴,经过合同谈判,确定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而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双方就必须严格执行合同条款的规定,如在合同的执行中存在矛盾,就应该积极与对方协商,力争达成补充协议,而一旦无法协商成功,就应该通过索赔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在该工程开工的初期,应选择好采用何种合同体系,面临建设任务是较复杂的,它不仅有设计上的国外设计单位与国内设计单位的配合也有新型结构与材料在工程上的应用问题,设计图纸与施工方案、施工进度安排,还有施工承包单位是一个联合体,责任的划分,设备、材料的供应,机械进出场、安全、质量、时间的属性,建设投资控制等采取投资分解以及统计分析对比,这样可以准确管好工程费用,实现工程的投控目标。
2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现状
1、一些企业对合同管理工作不重视
不重视合同管理,主要是因为某些建筑类企业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建设工程合同的重要性,不懂得利用合同条款约束各方行为。建设工程具有大额性、复杂性、特殊性、专业种类多等特点,要求合同条款细致严密,尽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合同主体不重视,导致合同存在缺陷,订立的合同约束条款不全、内容不明、职责不清等现象经常发生。
不重视合同管理还体现在建筑企业没有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合同管理程序不明确,或有制度不执行,该履行的手续不履行,缺少必要的审查步骤,缺乏对合同管理的有效监督和控制。有些建设单位没有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能力,一有建设工程,便委托给监理公司,而目前监理公司的机构设置不规范,合同管理力量薄弱,往往很难独立承担建设单位的委托。而施工单位,特别是中、小型施工单位,重视费用控制,轻视施工合同管理,甚至没有专门人员从事施工合同管理工作。
[图片1]
2、建设工程合同文本存在缺陷
很多建筑企业没有专门的法务部门,尤其是中小型建筑企业,他们签署的合同文本,大多合同责任划分不清,缺乏对合同事件各参与方相应权责、违约的具体后果及处理方式方法的约定。有些合同文本则是由发包人提供,承包人为了承接项目,只能接受其中的某些霸王条款,如合同主要强调承包方的义务,对发包人的制约条款相对较少,特别是对发包人违约、赔偿等方面的约定不具体、不明确,合同有失公平。
另外施工合同文本,缺少对索赔责任的划分、计算方法的约定。我国的索赔工作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承包商不会索赔也不敢索赔,承担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逐渐落后,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承、发包双方也存在钻合同文本漏洞的情形。
3加强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措施
规范合同管理,加强法律意识
由于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的环节多,所以应制定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合同管理制度,这样在合同的实际管理中才会合理有据。例如:在合同签订后,合同管理人员应该对各方负责人进行培训,解释和说明合同的主要内容,进行合同告知交底,形成合同交底制度,规范合同签订、审批和变更的流程。建设合同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这就需要各级政府相关负责单位,充分意识到合同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及时的抓住时机,组织和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进行经济合同等相关法律的宣传工作,有针对的对建筑从业人员进行法律培训,有效保障建筑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普遍得到提高和增强。此外,还可以借助和使用多种形式,比如充分利用一些由于合同制定不规范以及违约等鲜明的案列进行实际教学,在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可以以其生动性和相关性让建筑从业人员学到相关的知识。
加强合同施工配备工作管理
索赔主要指的是对方不按照合同协定,违反合同内容,或者是不完全履行合同内容,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损失方要求对方就损失进行赔偿的一种行为,索赔行为是发展我国建设市场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对于工程索赔的认识不足,普遍缺少工程索赔意识。因此,可以说,提高索赔意识是承包商急需要深入了解的。
加强合同施工质量管理
首先依据合同中签订的分部分项工程质量要求是合格、优良还是创什么奖项等,然后对工程的质量进行定位。再就是根据各合同中约定所用的建筑材料构配件的选择。监理人员在材料验收时从合同中进行控制的就是施工合同、分包合同或采购、供货合同中约定所用材料、设备、构配件等的型号、规格及生产地。例如,设备的进场验收,要看合同中所约定的生产国家、型号、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从工程建设的基础出发,从使用合格建材、构配件、设备出发,控制、保证施工质量。按施工承包合同文件和技术规范、验收标准等进行管理。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强化承包人“自检、专检、交接检”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管理,严格做好中间质量检验以及现场质量验收,搞好工序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