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住宅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精细化、科技化,住宅市场步入结构调整阶段。那么房地产工程部如何管理施工单位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建筑质量实施精细化管理
《嘉州长卷・天玺》项目实行的是TQC全面质量管理,为此成立了全面质量 QC 小组,以便保证项目的质量。该小组由分项工程各工种技师、工程施工人员、工种质量员以及质量员等组成,这样就能够针对项目中所存在质量问题进行相应的研究和预防,将质量“病毒”消除在每一个工序之中,从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为了确保项目施工的质量,笔者公司项目部决定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即最后计划者激励,通过企业的管理理念对员工进行教育,利用宣传零缺陷的质量管理思想影响员工工作态度,从而积极有效地发挥员工的真正实力,使员工能够自觉加入该项管理活动中来,降低工作中返工、误工以及材料浪费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从而保证企业的工作效率,有效地保证产品的质量。
[图片0]
采用PDCA循环模式来提高工程安全
PDCA循环包含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部分,在房地产现场施工管理中采用该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施工安全。本项目工期13个月,工期紧、施工环境较为恶劣,项目部采用了PDCA循环模式来实施安全管理,最终实现了安全生产零事故的目标。
计划阶段:应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现状进行仔细的研究,从而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实施计划,然后相关单位选出部分专业人员建立检查,负责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通过对以往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进行分析,可以归结出造成事故发生的相关因素,从而从根本上对施工人员提供技术上的指导,建立预防事故发生的一些有效措施。
实施阶段:抽调相关人员负责项目的管理工作,制定明确的惩处办法用以提高施工人员对事故的警惕性。通过召开会议的方式,对前一阶段中出现的纰漏进行进一步的补充,保证后续过程中的工作顺利进行。
检查阶段:施工单位会在工程项目到某个阶段或完成预定安全目标后,对各个部门进行针对安全管理的漏洞或不能达到安全要求的环节进行全面整治,并成效显著后,整治效果还需在之后的生产中做进一步检验,此过程亦称为成果巩固期。
总结阶段:在施工单位对安全整治情况做出全面的检查评估之后,施工项目负责人要针对此评估进行会议讨论,做出总结并把总结发现的情况以书面形式对各个部门进行指导解决。
2建设一流的工程管理团队
实现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的优化
项目经理作为项目整个实施过程的管理核心,一定要懂技术、善管理、敢创新、精算帐、会经营。其他各生产组、材料动力组、技术质量组、安装组、财务劳资组、经营预算组、行政后勤组的人员从年龄、知识结构、施工经验、数量上配备合理。
团队要进行全面的管理策划
建立和健全工程部各项管理制度,确定工程所要实现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文明工地创建目标、安全管理目标、成本控制目标。根据管理体系对所确定的目标进行量化分解到每一个小组、明确每一个人的职责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整个项目施工团队做到目标明确、思想统一、步调一致。
[图片1]
要能充分调动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首先由项目经理牵头,根据每一员工的工作目标量化分解,每一个月都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其工作完成情况、各小组配合情况、为项目管理、项目创新建言献策情况、为成本降低所做的贡献情况、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的反映情况,制定每一各人的绩效奖金,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其次是工程部要制订分阶段、分目标的激励约束措施,如工程按期出0标高、按期封顶、按期竣工、实现文明工地目标、结构示范工程目标、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目标、公司流动红旗获得目标、优秀QC成果发表目标、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目标、成本降低率目标等等,分别确定每一个员工实现目标的奖励措施。极大地调动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营造和谐的工程团队
通过文明工地建设,给职工创建一个整齐有序的施工环境,窗明机净的办公环境,安静漂亮的生活环境,使大家在工地感受到家的温暖。员工之间要互帮互助,谁有困难大加都伸出援助之手。经常组织大家进行一些优异的体育活动比赛和短距离的旅游、歌咏比赛、集体宴会等,使员工能在紧张之余适当的得到放松,加强沟通,增进友谊。对个别不能完成任务、不思进取的员工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作用,积极去引导、鼓励、凝聚。对那些善于搬弄是非、拉邦结派、推委扯皮的员工要毫不留情的从团队中驱逐出去。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使工程部全体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每一个员工都感到集体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3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1. 加强人的管理
⑴ 加强教育。职工入职之前应该加强培训,为施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培训过程中划分重点,对于没有接触过建筑行业的人员重点培训,对于有过工作经验的人要充分介绍本次建筑工程的重点和特点。同时,要加强职工的安全学习、思想政治学习以及企业文化宣传,提高员工自我保护意识,以及积极性和凝聚力。
⑵ 强化用人机制。人员技术素质必须符合招标要求的条件。杜绝用人唯亲的现象。建筑工程中质量是最重要的,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无论是在财力还是人力上都是莫大的损失。所以,人在工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相当大,例如物资采购员、工程监理工程师等,如果他们忽视了工程材料的质量或者是型号、材料出现偏差,都会导致工程质量受损。
⑶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做好薪酬管理,执行多劳多得,贡献多者多得,充分体现员工的价值,对于加班一定要有所奖励或者薪酬。要充分挖掘有能力品德好的员工,加以提拔重用,同时向全公司通知提拔原因,鼓励员工在业务和技能上不断加强和完善的同时也要鼓励员工去完善自身的品德。让全体员工在工作上你追我赶,充满积极性,创造力。
2. 施工前的准备措施
⑴ 人员的管理与协作。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者主要是:项目经理、安全员、技术员等,在工程没有开工之前每一个项目的管理者需提前备好所需人员,并且持证上岗。各项目部必须进行入职培训和安全教育,让他们充分地去了解工程项目,对于技术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首先,必须职责分明但不失亲和力,对工人要奖罚分明,多鼓励,从精神物质上双管齐下,培养凝聚力。其次,必须完善施工队伍的管理体制,各岗位职责、权利明确,做到令出必行,才能在面对工期紧逼,技术复杂的工程时,按期保质地完成施工任务。
⑵ 材料、技术管理。工程施工中,其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并且,经常有许多最新的材料应用问题。因此,针对材料,必须把紧材料的采购关,检验关以及使用关。对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数量要精心测算,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合理发放、使用材料。对于一个工程项目,其施工工艺复杂,材料品种繁多,各施工工种班组多。这就要求我们作为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务必做好技术准备。首先,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其次,针对工程特点,除了合理的施工组织计划外,还必须在具体的施工工艺上做好技术准备。再者,从技术角度出发,施工质量问题是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