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建筑业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等新兴产物的出现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都需要相应的提高,那么新增工程项目如何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完善管理模式
首先,企业应认识到现有管理模式的不足,加强创新意识,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有效、可行、符合当前建筑工程需要的管理模式;另外,建筑企业管理模式上应以人为本,旨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工作效率,而不仅仅着眼于提高经济效益;最后政府对企业进行指导和帮助,组建专业管理人才团队,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通过完善建筑企业的管理模式,切实增强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重视安全问题,加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问题是建筑工程中不容小觑的环节,关乎企业的信誉、发展前景等各方面。因此如何加强安全问题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企业领导自身应加强安全管理的意识。然后,建筑企业应引进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出安全可靠的施工方案,切实把员工安全施工放在首位;再次,企业必须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使得员工了解一定的安全知识,加强员工自身的安全意识。
[图片0]
加强人力资源的配置与管理
针对当前企业中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的现状,企业应该改变以往松散的员工选拔模式,制定严格的管理人才选拔制度。对人才的选拔与选用,不仅仅要考核其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还应对法律、外语、经营、设计等各方面进行了解,尽可能选拔各方面都有所涉略和了解的综合型人才;最后,企业应以工程需要以及员工专业素质为基础,合理分配和调度员工,使得员工在最优条件下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企业创造出最大的个人效益。
完善与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首先,国家政府方面应制定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色,与国际上接轨的相关法律法规。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实施的实行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有效保障广大建筑企业、员工以及人民群众的利益。其次,国家应推进管理工程承包及项目管理等的组织单位和体系建立和完善,促使建筑工程管理朝向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发展。最后最重要的是建筑企业要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办事,让法律法规的存在不只是纸上谈兵,把各项法律法规切实落到实处。
2加强施工队伍建设
1.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施工队伍,就是能随时为我所用,能“冲得上,打得赢”,能“以一当十”,这样就可以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
2.要强化分包管理,分包主要有劳务分包和工程分包。在分包管理中要坚决执行、严格遵循分包商评价程序;严审各种证件、用工手续和资信证明;严查设备、技术、资金、业绩等综合实力。必须签订和履行规范合法的劳务合同,必须保证有一定的技术骨干和人力资源。对外部劳务实行现场管理和项目与公司两级审查制度。抓好分包工程物资采供和验工、计价等管理工作,堵塞效益流失渠道,抓好外部劳务制度化管理,以良好的政治、技术、管理素质和精神风貌,维护企业信誉和形象。
[图片1]
3.作为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人员与施工队伍,切记不要有裙带关系,不能是幕后老板或参股者,不能对施工队伍“盛气凌人”。否则,对施工队伍将无法管理,项目管理也注定是失败的。
3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欠提高,在施工中管理不到位。
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培养项目管理人才的环境相对落后。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多偏重于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方面,而对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鉴定方面还很薄弱。而在实际操作中,更是问题频频。目前,有些施工单位在招标时存在违规操作的情况。一些建筑单位用资质较高的项目经理进行投标,一旦工程中标,就分包给别的项目经理,甚至有的项目经理连资质都没有,项目经理本人不到位,或者挂帅不出征。此外,“以包代管”和越权争利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企业挂名现象严重,企业把项目管理搞成承包,只要向企业上交管理费就行,企业不管不问,最后漏洞百出,甚至个别项目经理违法乱纪。
2、企业缺乏高素质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
人才缺乏一直是影响我国开展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企业与国际工程公司、咨询公司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因素。企业普遍缺少高素质的、具有组织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能够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标准进行管理,熟悉项目管理软件,能进行全过程控制管理的复合型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3、法律、法规不健全
在建筑项目管理领域,尽管我 有相关的法律及规章制度,但仍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 的指导性实施准则。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也随处可见何法不依,执法严等现象,甚至有些工程没有实行招标投标,有些却采用议标或假招标,人情工程肆意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