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综合素质教育观是什么的相关内容。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这一规定把素质教育与其他种种不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区分开来。
[图片0]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素质教育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是每个人能够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注重少数人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3如何进行素质教育
首先,政府教育部门应该改变以往只看分数,不看能力的考核体制,这样学校在进行教学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而不会被这种分数考核制所限制,可以给学生安排更多可以锻炼学生个人能力的课程。
[图片1]
学校要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思路,注重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终身受益,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努力的学习。
教师要改变以往对学生进行知识灌溉模式的教学思路,而应该更多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高中生正好都是十六七岁的年龄,个人的性格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还需要学校进行适度的管束和引导,不能因为要进行素质教育而放任学生不管,学校和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引导他们对“好和坏”、“真善美”等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判断。
孩子的父母,也应该参与到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来,应该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出去旅游或者是做游戏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而不是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
4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情分析
(一)职业理念
1、基本考情:该部分考察题型包括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其中单选题考察4道题,总分8分;材料分析题1道题,总分14分。因此本模块知识点总共考察分数是22分,占卷面总分的15%。
2、基本内容:职业理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三个部分的内容。
(二)职业道德
1、基本考情:该部分考察题型包括单选题和材料分析题。其中单选题考察4道题,总分8分;材料分析题1道题,总分14分。因此本模块知识点总共考察分数是22分,占卷面总分的15%。
2、基本内容:职业道德包括1997版和2008版两种。客观题考察以97版为主,主观题考察以08版为主。08 版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三)法律法规
1、基本考情:该部分考察题型均为单选题,题量大概是8题左右。总共考察分数约16分,占卷面总分的10%左右。
2、基本内容:主要考察的法律包括教师权利义务、学生权利义务、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儿童权利公约、幼儿园工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