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尽管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安全措施的落实、管理手段的创新解决了很多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但是安全管理还需要不断的完善才能更好的为建筑工程服务,那么建筑工程安全如何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一)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关系到安全管理工作是否能够深入到工程的各个层面,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规范。安全管理体系的缺失缺失会造成安全隐患,所以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具体细致到安全责任的落实、安全隐患预警处理、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等,只有全面的落实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发挥安全管理的措施的作用,真正在施工现场确保人员安全和施工安全。同时,安全管理体系对于整个工程来说也是一个详细的安全规范,能够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发安全管理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普及,建筑工程也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来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信息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建立全面的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实时的关注整个工程的进行情况,通过闭路电视、材料出入库电子等级等措施,及时的收集现场的安全信息,并且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智能化制定安全预警程序,发生问题及时提醒管理人员,以便更快的做出响应。信息化安全管理系统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的投入,增加安全管理的范围和深度,更有利于实现全面化的安全管理。
[图片0]
(三)进行全员的安全教育
建筑工程中很多的安全问题都是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或者错误操作造成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可能忽略安全问题,放松警惕,缺乏工作责任心,对于工程质量来说影响很大。安全管理除了对客观因素的管理外,还要定期展开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止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还要对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教育,提高整体的安全素质,在管理过程中和其他技术设计过程中都把安全问题充分重视起来,让安全施工的意识更加深入人心。
2建筑工程安全的控制
1. 人的原因
人的原因是最直接也是会造成最严重后果的原因。第一,施工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不按要求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不戴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等现象。第二,施工过程不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章,违规违章作业等。第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低,认为安全管理工作可有可无,不重要。只重视工程进度,忽视工程安全。做好人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最容易的,也是最直接和有效的。针对上述现象,对人的安全管理包括:第一,做好安全保护措施,严格遵守安全法律法规,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严格检查,没带安全帽的禁止进场,安全保护措施不合格的严禁进行工作,情节严重的应当给予警告或者罚款;第二,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施工作业,对任意改变安全要求的作业行为应当立即停止并改正,施工作业只有按要求进行,才能保证安全;第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使安全理念更加的深入人心。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并考核,对考核不过关的重新考核。
2. 物的原因
物的原因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这里的物是指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他生产要素。物都具有不同形式、性质的能量,有出现能量意外释放、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建筑施工多是沉重的建筑材料、不同种类的施工机械。而物品的多种类比人更复杂得多,其物品的形态多种多样,其能量存在的状态也千差万别。可见,工作人员应多学习材料等的性能和性质,熟练掌握机械等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避免因为失去对物品的控制造成事故的发生。
[图片1]
3. 环境的原因
环境因素虽然属于外部条件,但对建筑工程的安全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不安全的环境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不安全环境包括施工现场混乱、施工材料存放存在问题、施工场地卫生不符合要求等。不安全环境是多个原因造成的,但是只有采取措施,一定能得到改善,使不安全的环境向安全转化,变成安全的因素。安全环境的控制措施包括制定施工现场的相关秩序,使各个因素有秩序有条理。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保证建筑材料按要求存放,确保材料取材用处的方便等,加强对现场的卫生管理和检查,使现场的卫生符合要求。
3安全管理对建筑施工 企业 发展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占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导地位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投资大幅度增加,建筑市场不断扩大,建筑施工队伍迅速发展,但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即便建筑施工企业的盈利模式发生了变化,却依然在建筑安全活动中担任核心主体角色,因此安全管理占据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主导地位。
安全管理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对建筑行业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日渐规范,监管力度日渐加大,工程项目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到项目部安全目标的实现,同时还影响到建筑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建筑企业在行业市场中的信誉,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简而言之,安全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