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是施工企业的“窗口”,生产和管理的基点,经济效益的源泉。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中心,提高项目的运作质量,是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永恒的主题。 那么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充分发挥质检人员质量检查控制作用
按照“防检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推行“讲、帮、防、卡”的科学检查方法,与施工人员一道,共同对业主,对下道施工工序负责。质检人员、用户、施工人员要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质量检查人员和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满意的建筑产品。但据笔者所知,在工程施工进度与质量发生矛盾的时候,质量管理说起来重要,但施工生产忙起来,为抢工程进度就放松质量管理的倾向却时有发生。这导致了工程质量检查与被检查之间产生矛盾。要充分发挥工程质量检查人员的积极性,就要树立质量检查人员的权威性,这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图片0]
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实施质量否决权
在全面施工质量控制之下,对施工项目质量重点部位,建立质量管理点,开展QC小组攻关活动,这对提高施工项目实体质量事关重要。项目经理部要制定“QC小组管理制度”,从项目质量控制实际出发,注意类型的多样性,建立以班组为基础,以工人为主体的“现场型”活动,针对某些质量通病组织起来的由技术人员参加的“攻关型”活动,以改善管理为主,由管理人员组成的“管理型”活动等,开展QC小组活动。实践证明,这对提高施工项目的工程质量起到重要作用。推行项目质量承包,实施质量否决权,用签订责任状的形式,把质量指标一次包死,把质量指标作为否决指标。这涉及到项目经理部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有利于增强对施工项目质量的关切度。
2勘察质量控制的对策建议
(1)加强对勘察单位及勘察从业人员的资质管理,定期对从事勘察工作的单位资质(包括人员、钻探及测试、试验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执行情况等)进行审查,对于不满足相应条件的单位,应令其限期整改或降低资质等级。对从事该行业的人员进行统一登记编号,在勘察报告中应签名并附上其编号,以便于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检查并杜绝“打野”现象的蔓延。
(2)腐败是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一方面要规范业主行为和政府行为,加强廉政建设,完善监督机制。另一方面,应尽快建立真正体现出“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强制性招投标制度,通过组织勘察行业专家委员会参与评标来确保勘察方案的合理、勘察质量的可靠,并推动勘察技术的进步。
(3)从程序上加强质量控制各阶段的勘察工作一般包括以下程序:承接勘察任务,收集已有资料,组织进行现场踏勘,编制勘察纲要,出工前准备,野外作业(包括野外调查、测绘、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等),室内土工试验,资料整理、编写勘察报告文本。
(4)报告编写中的质量控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所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设计的质量。建筑结构设计人员都希望勘察资料数据准确、结论可靠,符合工程及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编写。总之,工程勘察质量控制刻不容缓,无论是企业自身,还是政府均应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控制,不仅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进行行业自律、规范市场行为,同时要严厉打击不正当的竞争手段,特别是压价竞争行为必须进行整治,压价竞争的后果只能是以次充好,粗制滥造,这样建造出来的勘察报告必将给工程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一旦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不但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最终也会给单位和个人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
3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须确保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1 须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工程管理制度,例如关于工程类技术交底、隐蔽工程检查与验收、竣工验收、妥善保存和填写原始资料等的制度。
2 须认真做好工序质量的控制工作,推动全面的质量管理。应建立从经理到项目总工,从质量监管部门到其他质量管理部门,从质量检查员到工长班组之间的各类质量保证体系。这样以便形成针对质量管理的网络系统。明确各部门和各类人员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尤其需要明确安装、装修和土建之间的质量管理保证关系,促使对于质量的管理体系不会出现漏洞。
3 明确项目质量管理员与部门其他工作人员的协作关系,保证质检员对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具有质量否决权和权威性,以便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创造更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图片1]
(二)确定合适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企业对将建工程施工的总体部署与对工程安全、质量和工期的承诺。施工具体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实现和工程质量的目标。选择施工方案必须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而技术上具有可行性,经济上具有合理性。合理的工程施工方案是工程质量的保证,又可以让成本、质量、工期达到最好的统一。必须确定专门的施工方案为工程的关键部位和特殊工艺的实施提供便利,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
(三)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确定质量管理职责
建筑工程的质量优劣,涉及到从工程项目经理下至一线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质量意识,这就需要确保拥有一支高效管理人员和高素质的施工与质检队伍。人作为工程项目的控制管理者,与此同时也是项目质量的创造者与监督者,所有对工程质量有影响的因素都由人来控制与支配;因此,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管理也是对人的控制与管理。
首先,对人的管理要从制度上进行,必须要求其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项目部需健全工程质量管理的体系,提高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确定质量检查岗位具体职责,且具体责任明确到个人,制定并完善工程质量考核法和岗位责任制。为此,施工单位还须建立大型工程施工档案和质量责任档案,明确质量责任负责人;确立质量事故报告和质量举报制度,分析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并进行最大限度的补救工作,对施工部门进行调整,同时加强对此问题的预防。在处理质量事故时,须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绝不放过”的态度和原则,即是不能明确事故原因的,相关事故责任人与施工人员未收到教育的,未能纠正和采取预防措施的等情况都将采取“绝不放过”的处理方式。现今,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大多是农民工,这就表明提高劳动力素质已尤为重要。经过劳动培训的施工队伍往往能给项目施工的管理带来便利,而素质低下未经专业培训的队伍时常出现操作失误的现象,致使工程质量出现缺陷。故而,确保施工队伍的稳定,应对工程项目人员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和有关职业道德的教育。尽量改善施工人员的劳动条件,创立激励机制,以此来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促使项目工作人员将质检工作与同专业的检查结合起来,以个人的优异工作质量保证工程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