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质量是对水利工程“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安全”是指工程满足运行稳定,那么怎样做好工程质量的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一)开发人力资源培养专业人才
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
对县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乡镇水利技术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二)加强质量教育建立保证体系
县级水利部门需要综合监督、设计、监理、施工等多种职能,参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自己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设计要符合国家及水利行业有关工程建设法规、工程勘测设计规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加强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健全设计文件审批制度。在工程施工时,做好“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工作,用经济手段制约建设各方,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质的目的。
[图片0]
(三)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
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需购置必要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通过实测、实量、实敲、实弹等手段,获得准确、客观、公正的监控数据。该好就好,增加质量监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减少或避免工程质量评价中的错误、纠纷和矛盾。
2如何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进一步规范水利工程建设秩序。
(1)继续强化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严格建筑活动主体资格管理体制。杜绝无证设计、施工、监理以及资质挂名等违法、违纪行为。(2)项目法人和项目负责人的重视程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所有工程建设成员,特别是主要工作环节负责人的质量意识和自身素质,这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基本条件。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工程责任人的操作水平和管理水平。(3)加大监督监察力度,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
提高设计标准。
(1)强化设计招标工作,促使其进一步提高设计能力和技术水平。(2)推行设计监理工作,杜绝因设计质量低劣而引发的工程质量事故。(3)严格执行施工图审查制度,防止不合格设计图纸进入施工现场。
[图片1]
严格施工管理。
(1)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做到施工前主动控制,施工中认真检查,施工后严格把关的质量控制措施。⑵加强对购进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监督,杜绝以次充好,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3)加强对现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施工工序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质量是在工序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的质量检查验收。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把关转向事前工序控制,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4)加强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严格按设计图纸和施工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精心施工。(5)严格要求项目经理、质检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水利工程中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缺乏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认识
在施工企业当中,除了一些大型的、专业的施工企业能够对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认识,按时主动的办理水利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相关手续,并按照规章制度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而一些中小型的施工企业,面对一些地方性、小型的水利工程,根本就没有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识,躲避、拖延、应付水利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相关手续。
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过程中,而忽略了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部分施工企业对施工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在投招标的过程中,没有经过深化、细致的投招标图纸进行设计,而是用初步设计图纸来充当投招标的设计图纸,难以充分的体现实际工程的细节,使得实际工程与投招标工程项目存在很大的误差。对工程的后期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资料的整理收集不规范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建设、施工、监理等部门对工程资料的整理收集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工程的资料不能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整理收集,甚至有的部门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也没有制定相应的工程档案管理制度,导致水利工程资料的损毁、丢失,给水利工程的质量评定和竣工验收造成很大的难题。一些施工企业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时常是重视实体,轻视软件。在工程实体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做好的同时,对资料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同样非常重要。
缺乏健全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在水利工程的开展中,国家、地方相继颁发了一部分质量监督管理条例,不过这些质量管理条例往往都具有地方性、片面性的特点,并不能完全的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起到作用。水利工程缺乏一个完整、健全、完善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来对所有的水利工程起到真正的质量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