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环境爆破工程也随之到来,其工程数量和规模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增加,环境与人类的工程环境有了更大的联系。那么怎样管理好工程安全质量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工程爆破安全控制措施
(一) 防止飞石的措施
按“爆破安全规程”规定,考虑到无防护爆破飞石的安全距离,因此,本工程需采取全方位主动近爆区防护。放炮前拟将爆破岩面认真覆盖,在加压钢板前每个炮口位置堆放两个沙包,相邻钢板搭接处用铁丝固结(预先在钢板两边钻好若干个孔),整个爆破作业面要堆放沙包3至5层,保证飞石不飞出坑外伤害行人和车辆。同时基坑内及其50米范围内为安全警戒范围。
(二)对内部结构安全的保证
内部结构的安全主要通过保证结构强度以及减弱爆破的直接冲击来实现,主要采取以下四点措施:1、在结构表面增加表层保护钢筋;2、在结构表面,如底板的上表面、壁板的内表面设置缓冲层来减弱爆破对结构的直接冲击;3、在围檩与地下连续墙之间设置隔离孔(25%密度),并使用多层延期雷管起爆方案,使抵达地下墙处的冲击波衰减效果明显,传递给地下墙以及内部结构的冲击波大大减弱4、与支撑体系的分块爆破相应,内部结构的浇筑也进行分块浇筑,浇筑的顺序和支撑体系的爆破顺序匹配起来,在时间上保证支撑爆破前相应区域的内部结构混凝土强度不小于80%,以保证能够发挥支撑作用。
[图片0]
(三)装药、充填,装药前必须对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
使用竹、木棍装药,禁止用铁棍装药。在装药时,禁止烟火、禁止明火照明。在扩壶爆破时,每次扩壶装药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15分钟,预防炮眼温度太高导致早爆。除裸露爆破外,任何爆破都必须进行药室充填,堵塞前应对装药质量进行检查,并用木槽、竹筒或其他材料保护电爆缆线,堵塞要小心,不得破坏起爆网路和线路。隧道内各工种交叉作业,施工机械较多,故放炮次数宜尽量减少,放炮时间应有明确规定,为减少爆破药包受潮引起“盲炮”,放炮距装药时间不宜过长。
(四)由于爆破区周围环境复杂,设施多,爆破时的振动及冲击波可能对其产生损伤。为确保周围设施的安全,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爆破振动效应进行验算,以确定同一次起爆的最大允许药量。
改善爆破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1、充分利用比较成熟的其它辅助措施,提高爆破质量可以使用的空气间隔器,其爆破横波能量分配得以增强,纵波能量降低,减少了装药量,降低了炸药的单耗,使矿石破碎更均匀,粉矿减少,合理利用了炸药的能量。在东梁金矿矿山采用多段微差、“V”型起爆顺序等技术手段,使爆破后的岩石相互碰撞,提高了矿石的破碎质量,减小了爆堆宽度,降低爆破振动。
2、根据作业条件的不同,适时调整孔网参数合理布置前排炮孔,对不同炮孔根据岩石结构、周边环境条件采取增减辅助孔,调整孔网参数、药量及装药结构、爆破顺序等方法寻求最佳爆破效果。加强作业过程的检查,对不合格炮孔进行返工,只有完全合格才能装药。要求在装药前根据孔网参数的变化校核装药量、堵塞长度等。
[图片1]
3、充分了解孔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爆破事故的发生,我们知道,石灰石矿山一般溶洞较多,大部分金矿前期洞采、民采空洞比较严重,如果处理不好,不仅达不到理想的爆破效果,而且容易发生冲炮等安全事故,因此要求钻工在钻孔时要详细记录岩石的变化情况及溶洞情况,必要时可借鉴溶洞探测仪,以便更加准确的采取应对措施。如根据溶洞或空洞的大小不同,可采用套管装药,堵塞溶洞等不同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孔内爆轰强度,提高炸药能量的利用率。另外如需对飞石加强控制,也可在孔口加压砂包,既消除冲炮隐患,又防止飞石发生。
工程爆破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1装药、充填,装药前必须对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
使用竹、木棍装药,禁止用铁棍装药。在装药时,禁止烟火、禁止明火照明。在扩壶爆破时,每次扩壶装药的时间间隔必须大于15分钟,预防炮眼温度太高导致早爆。除裸露爆破外,任何爆破都必须进行药室充填,堵塞前应对装药质量进行检查,并用木槽、竹筒或其他材料保护电爆缆线,堵塞要小心,不得破坏起爆网路和线路。隧道内各工种交叉作业,施工机械较多,故放炮次数宜尽量减少,放炮时间应有明确规定,为减少爆破药包受潮引起“盲炮”,放炮距装药时间不宜过长。
2设立警戒线
爆破前必须同时发出声响和视觉信号,使危险区内的人员都能清楚地听到和看到;在重要地段爆破时,应在危险区的边界设置岗哨,撤走危险区内所有人、畜;孔桩爆破时,应在爆破孔桩口用竹笆或模板覆盖,并加压沙袋,以防止爆破飞石飞出地面。
3由于爆破区周围环境复杂,设施多,爆破时的振动及冲击波可能对其产生损伤。为确保周围设施的安全,根据下列公式对爆破振动效应进行验算,以确定同一次起爆的最大允许药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