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安全管理对于参建单位来说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各单位应该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那么怎样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呢?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影响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因素
施工现场安全监管意识不够
施工现场的安全关系着整个工程建设的成败,但是许多情况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监管意识并没有贯穿工程建设的始终。市政工程建设本身就是一项社会公益性的建设,它在一定意义上被赋予了工程建设之外的诸如政府形象、政府工作人员的政绩的含义,因而它也必须承载来自外界的各种考验及评论。由此,在施工开始后,一些市政工程出现了“重工期,轻质量”“重绩效,轻监管”等不应出现的现象,参建各方的施工安全意识不强。
参建各方对施工安全制度的执行力弱
一些单位虽然已建立一系列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制度,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各单位对制度的执行力相当弱,甚至使得这些制度流于书面形式,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并清除,因而施工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图片0]
市政工程建设的市场不规范程度较高
当前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市政工程的招投标市场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问题。有些建设单位不按照规定的程序办事,随意左右市政工程的造价等,从而使得一些施工单位为了中标而不惜打价格战,造成施工单位间的恶性竞争。施工单位中标后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盈利,也不按规定进行施工,对于他们觉得不必要的投资尽量不投入,比如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投入。有些单位中标后觉得项目无利可图,因此就分包给那些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企业甚至施工班组,而这类企业或施工班组并不会将资金投入到现场的安全管理中,从而最终影响工程的安全,造成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2项目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有安全管理体制的不足,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方式,过于简单、形式化,操作起来很难见到实效。其实,安全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值得深入研究的科学,有紧密、严格、规范的操作程序。以往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是单个的制度,没有系统科学的标准,所以难以落实,很难起到相应的作用。
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监督流于形式,每年也就是开几次安全会,发发文件,要不就是组织几次工地大检查。对于工地上存在的实际问题只观表面现象,也不可能样样监督到位,事事落实到底。
“企业负责”意味着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和管理,主要与建设施工方有关,安全风险由施工方单独承担。工程建设中,建设方在与施工方订立的施工合同里,不承担任何安全责任。要求“企业负责”,实际上是弱化了建设方在安全生产中的主要责任地位,为建设方规避了安全风险。建设方与施工方的获利和风险关系明显失衡。
[图片1]
工程施工中,企业负责人以经济效益为重,对安全工作只喊口号,不见行动;小的安全隐患不在乎,待酿成大祸后才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为时已晚。待事故平息后,而又恢复到以经济效益为重的轨道上,继续不愿作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不采取有力的措施预防安全事故,始终抱着侥幸的心理对待安全生产问题。
3工程安全管理对策
1、完善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体系
(1)针对承包施工的单位来说,对其房屋建筑施工的有关安全保证体系进行监督,检查其在正常施工的工作情况下是否在充分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另外,还可以结合着对工地进行抽查。
(2)根据房屋建筑施工的现场环境和施工工程的发展进行有效的预防控制监督工作,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建筑施工的管理工作,将房屋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传到网上获取有价值的反馈,使得监督机关可以及时的根据具体情况作适时的施工工程调整。
(3)均衡施工。均衡安排各个施工单位内部之间以及各个项目之间的安全生产,提高整体房屋建筑施工的安全水平。
2、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大量数据表明,现场安全管理中,建筑施工企业首先应有明确的 指导思想,即安全是施工企业发展的永恒追求的主题。必须克服在安 全问题上的短期行为、侥幸心理和事故难免的思想;对安全问题要常 抓不懈、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坚定信心,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依靠企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企业法人代表负责,亲自抓 安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安全评价与审核;加强施工事故的预防与 不安全因素的控制及加速安全信息的传递;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外协 单位所提供的产品、零部件和劳务等的安全需求纳入本企业现场安 全管理中;不断健全与完善现场安全管理。
3、加强工程监督管理
自从1989 年建设部发布《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实施以来,国务院和 建设部又相继颁发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行 6 政责任规定》、《关于组织开展危旧房屋安全大检查加强房屋安全管理的紧急 通知》等法规文件,基本建立起房屋安全管理法规体系。为继续完善和加强 房屋安全管理,建议国家出台一部《房屋安全管理法》或《房屋安全管理条 例》。在国家出台这部法律法规之前,各地人大常委会或人民政府可先行一步, 针对房屋安全管理专门制定一部综合性法规或规章,如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出 台了《广州市房屋安全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通过健全国家和地方二级 法规规章,做到依法依章管理房屋安全工作,依法依章治理房屋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