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建造师考试中,案例题虽说考查综合性比较强,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考查的基础知识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题考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图片0]
一、有色金属
(1)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包括:铝及铝合金;铜及铜合金;钛及钛合金;镁及镁合金;镍及镍合金。
(2)铝合金按照成分和工艺特点不同分为变形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
(3)铜是抗磁性物质。
(4)铜合金一般分黄铜、青铜和白铜三大类。 黄铜是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白铜是以镍为主要元素的铜合金,主要用于制造船舶仪器零件、化工机械零件及医疗器械等。
(5)镍合金按其特性和应用领域分为耐腐蚀镍合金、耐高温镍合金和功能镍合金三类。耐腐蚀镍合金可用于化工、石油、船舶等领域,如阀门、泵、船舶紧固件、锅炉热交换器等。
二、非金属材料的类型
(1)高分子材料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性能和用途分类,可分为塑料、橡胶、纤维、胶粘剂、涂料和高分子基复合材。
(2)通用塑料一般指用量大、用途广、成型性好、价格低廉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酚醛塑料和氨基塑料六大品种。
1)聚乙烯(PE)。强度较低、耐热性不高(通常<80℃,但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电绝缘性,耐低温冲击、易加工。聚乙烯按生产方式不同可分为高压、中压和低压聚乙烯三类。如低压聚乙烯(压力小于5MPa)常用于制造容器、通用机械零件、管道和绝缘材料等。
2)聚丙烯(PP)。强度、硬度、刚度和耐热性(150℃不变形)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常用于制造容器、贮罐、阀门等。
3)聚氯乙烯(PVC)。强度、刚度比聚乙烯好。根据增塑剂用量不同,聚氯乙烯可制成硬质和软质的制品。硬质聚氯乙烯常用于制作化工耐蚀的结构材料及管道、电绝缘材料等。软质聚氯乙烯的强度、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低于硬质聚氯乙烯,使用温度低且易老化,软质聚氯乙烯主要用于电线电缆的套管、密封件等。
(3)工程塑料指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可作为工程结构的塑料,如ABS塑料、聚酰胺、聚碳酸酯、聚甲醛等。
2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常考点
第一章:
机电工程施工技术—专业性,繁琐性最强版块。
最让人头疼的版块莫过于此部分了,但是此部分的知识点作为案例题的形式考查,近几年分值飙升占到了30分左右。
每年案例必考知识点如下:起重技术、焊接技术、工业管道工程、建筑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
例如:针对工业管道工程该节在案例题中分别在2014年考查了“工业管道系统压力试验前应具备的条件”,2015年考查了“工业管道按设计压力分类”,2016年考查了“工业管道施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第二章:
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记忆性最强的版块。
该版块没有理解难度,唯一需要我们做的便是熟悉背诵了,案例题分值分布占到了45-50分左右。
每年必考知识点如下:合同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技术以及试运行。
例如:针对合同管理这部分,不仅年年必考,而且分值还是几个部分里面最高的。在2014年考查了“施工合同的工期和费用索赔”,2015年考依旧查了“施工合同的变更与索赔”,2016年考查了“施工分包合同的实施中的劳务工的管理”。
第三章:
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相关法规与标准—简单轻松的版块。
该版块是花费考生精力最少的一个,案例题分值分布占到5分左右。
每年出案例题点集中在:《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这两小节。
3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答题技巧
切勿做标记
切记不要在卷子上作任何标记或文字,比如和题目无关的圆形、三角符号或者姓名。对于这种问题试卷,在判卷的时候一定会零分处理的。
突显得分点
案例题都是人工阅卷,而阅卷是会根据得分点给分的。比如题中问“建筑装饰幕墙三性试验”,只要你能答出来“气密性,水密性,风压变形性”就会得满分,其余的任何文字都不会使你多得一分,当然也不会扣分。
[图片1]
字迹工整
主观题还是需要阅卷老师来评分,所以卷面的整洁度必然会直接影响试卷分数。此外工整的字迹也便于阅卷老师的阅读,在你的答案中寻找到得分点。当然,字迹潦草的也不会直接就扣分,但是如果你的整篇答案都看不清写的是什么内容,那肯定是拿不到本来有信心拿到的分值。
答案要对号入座
因为全部的卷子在判卷前都要被输入电脑,而每个老师只负责其中一道题的阅卷,其他的题目都是看不到的。所以大家在答题时千万要看清楚,让你的答案“对号入座”,书写在卷面上对应的位置,否则阅卷时老师是看不到你的答案的,即便你答对了也是于事无补了。一些考生事后标注的“转第几页”等这些情况最好都要避免。
4二级建造师实务案例答题步骤
1、审题、理解考核内容
对于题目比较长的考题,应考者往往非常紧张,怕花太长的时间审题导致来不及做答案,往往以较快的速度浏览题目,结果导致在做答案时又要花很长的时间反复浏览分析题目,并且不能真正确定命题者的考核要求,不能吃透模拟场景或业务活动背景材料中内涵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法定关系、表达顺序等内容,答题出现漏项、判断失误、答非所问等情况。因此,建议应考者至少仔细审核两遍题目,第一遍审完后,仔细看一下要回答的问题;再在审第二遍时带着要求回答的问题审题,对重要的、关键地方可以用笔画一下作为提示,或给题干适当分段已达到真正理解题意和考核内容。
2、分析背景材料中内涵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法定关系、表达顺序等各种关系和相关性。
3、思考和确定解答该问题的若干重点以及可能运用的相关知识点。
4、充分利用背景材料中的条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层次的解答问题,并千万注意问题的问法、问什么答什么。
5、解答问题针对性要强、内容要完善、重点要突出、逐层分析。
答案的评分标准一般以准确性、完整性、分析步骤、计算过程、关键问题的判别方法、概念原理的运用等为判别核心。标准一般按要点给分,只要答出要点基本含义一般给分,不恰当的错误语句语气和文字一般不扣分,要点分值最小一般为分。
6、掌握答题的套路。答题套路,同学们可以多听听冲刺班、习题班中老师分析试题时的解题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