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是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点,同时也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企业实现质量控制目标的根本保证。那么怎样才算做好工程施工管理?现在,小编就整理出管理工程的相关信息。
要把深化责任成本管理。作为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
建立继全项目责任成本集约化管理体系 体系应包括责任、策划、控制、核算和分析评价五方面内容。一要明确成本费用发生的项目部门、分队(班组)和岗位应负的成本效益责任,使成本与经济活动紧密挂钩;二要分时段对成本发生进行预测、决策、计划、预算等方面的策划。制定成本费用管理标准;三要综合运用强制或弹性纠偏手段.围绕增效及时发现和解决偏离管理标准的问题;四要认真加工和处理成本会计信息,以期改善管理、降本增效;在要按期进行成本偏差和效益责任的分析评价,严格业绩考核和奖惩兑现。
堵住“四个漏涧”,实行“六项制度” 即:堵住工程分包、材料采供、设备购管和非生产性开支等效益流失渠道。实行工程二次预算分割制、材料采供质价对比招标制、购置设备开支计划审批制、管理费用开支定额制、主办会汁委派制和项日经理对资金回收清欠终身负责制,杜绝项目资金沉淀和挪用。
[图片0]
切实转变观念,强化成本意识一是要树立“企业管理以项目管理为中心,项目管理以成本管理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二是要树立集约经营,精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一)抓好合同管理,减少工程索赔
在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业主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主动监控,严格审核工程变更,计算各项变更对总投资的影响,从使用功能,经济美观等角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工程变更,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避免投资失控。另外,对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不履行约定义务及时提出反索赔,使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二)材料成本控制
包括材料用量控制和材料价格控制两方面。材料用量的控制包括:坚持按定额确定的材料消费量,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各机组只能在规定限额内分期分批领用,如超出限额领料,要分析原因,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对工程进行功能分析,对材料进行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力求用价格低的材料代替价格高的材料-认真计量验收。坚持余料回收,降低料耗水平;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降低堆放、仓储损耗。
[图片1]
材料价格控制包括:
①买价控制。通过市场行情的调查研究,在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择优购料。
②运费控制。合理组织运输,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
③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减少资金占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和批次,降低材料储备。
(三)人工费控制
从用工数量和用工来源方面进行控制。第一,根据劳动定额计算出定额用工量,并将安垒生产、文明施及零星用工下达指标到机组进行控制。第二,要提高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和班组的组织管理水平,合理进行劳动组织.减少和避免无效劳动,提高劳动效率,精减人员;第三,对于技术含量较低的单位工程。可分包给分包商,采取包干控制,降低工费。第四,根据工程项目属地的人力资源及其价格情况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建筑工程管理主要措施
认真履行各项基本制度和工作程序
包括认真履行工程招投标、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法定基本建设程序,不得任意肢解工程进行违法分包,不得随意压缩合理工期,不得擅自变更已审查备案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等。其次加强原材料、构配件的进场验收。建设项目单位不得明示或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材、构配件和设备;钢筋原材料进场后应对外观和材质证明文件进行检验,并进行见证取样复试,合格后方可加工。钢筋加工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严禁使用带延伸功能的调直设备。
从根本上加强质量管理
对存在问题的相关责任人予以不良行为记录,并予以警告,明确一年内记录两次不良行为的暂停执业资格。对依法建设、质量管理到位、实物质量好的工程和企业给予了全市通报表扬;对不按程序建设、现场管理混乱、工程实体质量差的工程和企业给予了全市通报批评。同时,明确了下步质量监管重点,确定突出保障性安居工程、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监管;监管环节上,强化责任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管,加强监督巡查,加大现场建筑材料抽查力度,开展专项抽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