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不能自觉学习,这是父母比较头疼的问题,甚至孩子被父母多次责骂过仍改变不了该做作业时贪玩的习惯。其实,“无意规矩,不成方圆”,只要和孩子商量制定好规矩,然后遵照执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习惯。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引导让孩子自觉学习的相关内容。
怎样引导让孩子自觉学习
和孩子说明、讨论自觉学习的重要性。父母可以以平和的语气和孩子一起讨论,什么是自觉学习,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呢,让孩子明白学习的重要性,而且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应该自觉去做。
明确要求。要让孩子知道,做作业时坐姿要端正,不能趴桌子,握笔姿势要准确,同时书写的字体要清楚端正,答题时要认真思考,当然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家人求助。
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订立每天的学习计划,学习任务有多少,什么时间进行什么学习任务,预计用多长的时间完成,这样有利于养成孩子的时间观念。
有奖惩措施。当孩子能按照既定的时间较好完成学习任务时,家长要给予口头上的奖励或者其它适当的奖励;如果不能按计划完成,就加以惩罚,比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
[图片0]
孩子还不能自觉时要勤于监督。在开始阶段,孩子还没能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这时家长要勤于监督,注意时间,检查作业,并把改正意见及时反馈给孩子,等孩子慢慢养成了习惯,父母就可以放开许多了。
怎样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孩子学会做人
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分数是好是坏,进北大还是进普通大学,没有任何的意义。真正能把孩子一辈子距离拉开的,是与他的品质人格有关系。韩国前教育部长、首尔大学教育专家文龙鳞教授曾给年轻父母们的一句忠告是:学做人是成才的第一课,道德智能是决定人生成败的关键。
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什么是忘不掉的?(参与)习惯就是忘不掉的,它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就像我们每天回家,一进门换鞋洗手,睡觉前的刷牙、洗脸、泡脚一样,这就是习惯。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所以说培养孩子重点就是习惯的培养。
给予鼓励,激发潜力
孩子不爱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学习中没有尝到甜头。让孩子尝到甜头就是让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这样才能一次次受到激励,一步步走向成功。在学生学习问题上,失败并非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反复成功培养天才,反复失败培养庸才。
如何让孩子从小能自觉学习
从孩子上学开始便形成一个习惯:每天睡前必读30分钟书,开始家长帮助读,到家长孩子自己读自己的,再到孩子自己读,这需要一个过程,让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久而久之便会自觉去读。
每天放学回家之后,在20分钟之后必须开始学习、完成家庭。开始家长可以采用鼓励或竞赛等方法来激励,之也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首先要有耐心,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孩子不用你督促了。
开始上学的三年之内,家长一定要养成检查孩子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也让孩子在这几年内养成越来越认真的好习惯。
经常和孩子谈论一些学习中的趣事,也可以针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在这一过程中会激起孩子的求胜欲,所以他会越来越用功。
[图片1]
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读书、借书或买书,在这样的熏陶下,孩子也会爱上读书。所以家长就不用愁追着孩子学习了。
如何让孩子更加自觉地学习
家长首先要定位要准确。应该让孩子明了中考的意义。只有孩子重视了,他才有动力,才能自觉地投入。 家长的任务不是替孩子下决心,而是帮助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孩子客观分析他的能力和原来的学习水平,找出他的潜力,树立孩子的信心,确立要奋斗的目标, 鼓励其努力拼搏。
"帮"。进入初四后,家长要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计划要切实,力所能及,欣赏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要善于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呼声,引导教育,少指责,多表扬。在日常生活中,从 生活小事入手,帮孩子形成严谨认真的习惯,使其逐步养成精细、审慎、耐心的态度和习惯。帮助孩子安排好作息时间和合理的饮食。
早动手,先下手为强。初四第一学期末,中考各科的内容大部分就讲完了。最好抽一定的时间开始总结所学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尤其对初一、初二的个别落后的科目,要提前着手进行补差补漏,等到初四第二学期综合复习再补,孩子的时间就很难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