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泵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使用前的准备。齿轮泵在启动前必须检查泵和电动机的情况。例如,有无卡住和不灵活;填料是否严密;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可靠;润滑油(脂)是否适量等。尤其十分重要的是,启动前必须打开排出阀和排出管路上的有关阀门。
二、运转中的维护。齿轮泵在运转中禁止关闭排出阀门。其原因是液体几乎是不可压缩的。启动和运转中关闭排出阀门,会使泵或管路憋坏,还可能烧坏电动机。 在运转中应当用“听声音、看仪表、模温度”的办法随时掌握工作情况,同时要确保各部润滑良好。
三、流量调节。齿轮泵的流量调节主要是采用旁通阀门开启度进行调节。
四、禁止关闭排出阀门。齿轮泵在启动和停泵时,关闭排出阀门会将憋坏或烧坏电动机。为了安全,除了泵装有安全阀门外,在泵管路上还安装有回流管,启动时可打开回流管上的阀门,以减少电动机的负荷。
伍、齿轮泵的润滑齿轮泵的各部件都有靠吸人的油品润滑,所以齿轮泵不能长期空转和用来抽注汽油、煤油等黏度小的油品。使用前(特别是长期停用的泵)应向泵内灌人一些要输送的油品,使齿轮得到润滑并密封间隙。用齿轮泵润滑油时,温度不能太低,否则黏度大的油品不容易进入泵内,泵润滑不良而发出嘈杂的声音,并加速泵的磨损。
[图片0]2齿轮泵填料密封常见问题
齿轮油泵填料密封是一种接触式密封,主要问题是摩擦、磨损、润滑问题。
1.摩擦 齿轮油泵填料密封的摩擦与压盖力、运行时间、根数和泵轴的光洁度有关,还与填料的种类、运动速度有关。上述因素都影响着摩擦。
2.磨损 齿轮泵填料密封磨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通过试验证明碳纤维填料的耐磨性好,石墨填料对泵轴的磨损大,他们相差近50倍。浸渍聚四氟乙烯的石棉填料耐磨性接近于碳纤维填料。影响磨损量的因素主要是装填状态、泵轴表面状况。
(1)磨损与装填的关系正常装填的填料磨损比较均匀,压盖处较大,向内逐渐减小。装填不好的填料,压盖附近在短时间内即出现很大磨损,甚至烧焦,而填料深处却无磨损现象。
(2)磨损与轴表面是否发生腐蚀有关,表面腐蚀时磨损大,表面光洁时磨损小。
3.润滑 滑对填料的寿命和密封性能有极大影响,合理选用润滑剂是减少磨损的关键问题。一般填料润滑剂的要求是:
(1)有良好理化定性,既不污染介质,又不与介质发生反应产生沉淀物和固体颗粒。
(2)有良好的浸渍性能和持久的保持性能,既能很容易地浸入到填料的纤维微小的缝隙之中,又能在挤压下慢慢地流出来。
(3)不得加速密封部分的电化学腐蚀,即润滑不能成为电解介质,好具有绝缘性。
(4)成膜性好,允许PV值大。
[图片1]3齿轮泵机械密封
齿轮泵机械密封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摩擦副的对数,弹簧与介质接触 与否,介质在端面上引起的比压,弹簧的个数,弹簧的运转和静止,以及介质的泄漏方向等来区分的。
一、单端面与双端面(多端面)
在密封机构中有一对摩擦副的称为单端面;有二对以上摩擦副的称为双端面;三端面……单端面结构比较简单,制造和装拆容易,因而使用很普遍。双端面需要通人一种有压液体至密封腔内作封液,起堵漏和润滑等作用。需另设一套装置,使构造显得复杂。油库用泵均采用单端面机械密封。
二、内装式与外装式
弹簧置于工作介质之内称内装式;弹簧置于工作介质之外称外装式。
1、外装式结构的机械密封大部分机械密封零件不与介质接 触,且暴露在设备外,便于观察及维修安装。但是由于外装式结 构的介质作用力与弹簧作用力相反,当介质压力有波动或升高的 情况下,弹簧的余量又不大时,会出现密封不稳定而泄漏;当介 质降低时,因弹簧力不变,摩擦面上负荷增加,特别是低压起动 时,摩擦副表面尚未形成液膜,容易擦伤端面。外装式机械密封适合于输送有腐蚀性介质或压力较低的设备使用。
2、内装式受力情况较好,刚起动时介质压力较低,用不太大的弹簧力就可对摩擦面构成初始的密封,此时端面比压值较小,容易形成液膜。内装式端面的比压值随介质压力增大而增大,增加了密封的可靠性。内装式介质泄漏的方向与离心力方向相反,泄漏情况较外装式为好。无腐蚀性介质,应尽量采用内装式结构。油库输油用泵均采用内装式机械密封。
4齿轮泵的拆卸顺序
齿轮油泵的拆卸程序是:
第一步首先卸下联轴器和键。
第二步卸下压盖,取出密封组件,并卸下前盖螺栓。
第三部松开后盖与泵体的连接螺帽,在主动轴前端面垫上铜棒敲打,专用工具顶出从动轴,将主动轴、从动轴连同后盖一起从前轴承座中卸出。
第四步卸下前盖。若需继续分解,可用专用工具将主动轴和从动轴从后盖上顶出。在通常情况下齿轮和轴不应进一步分解。
组装的时候在按拆卸原顺序装好。
5齿轮泵的拆装
齿轮油泵在拆装的时候是有好多小细节需要注意的,到底该注意些什么呢? 齿轮油泵在泵体中装有一对回转齿轮,一个主动,一个被动,依靠两齿轮的相互啮合,把泵内的整个工作腔分两个独立的部分,吸入腔和排出腔;齿轮油泵运转时主动齿轮带动被动齿轮旋转,当齿化从啮合到脱开的在吸入侧就形成局部真空,液体被及入,被吸入的液体充满齿轮的各个齿谷而带到排出侧,齿轮进入啮合时液体被挤出,形成高压液体并经泵的排出口排出泵外。
1、对各零部件进行详细检查,均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2、齿轮两端面与轴中心线的垂直度、齿轮两端面的平行度均应合格;齿轮啮合情况良好。
3、轴径应符合技术要求,轴套或轴承与轴径的同轴度合格。
4、齿轮端面间隙要调整适当。
5、紧固端面螺栓时,用力要对称均匀;边紧边盘动转子。若遇到卡涩,应松掉螺栓重新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