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指企业为了完成建筑产品的施工任务,从接受施工任务开始到工程交工验收为止的全过程中,围绕施工对象和施工现场进行的生产事务的组织管理工作。 现在,小编就整理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细则以及相关信息。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
1 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项目施工管理在确定施工项目的管理目标时,应首先研究工程对象的规模、特点及要求,并结合工程所需要达到的效果来建立适合项目管理需要的组织机构。项目施工管理机构应能够准确、高效的明确总体管理目标,并及时的制定好施工期各阶段的分目标,从而使得工程在进行时能够按照各个阶段的安排达成分目标的要求。同时为了保证各个阶段的目标能够按照预期达成,应为其制定一套实施办法:
①建立责任制。明确目标责任主体,各责任主体应对目标实现负责。
②建立问责制度。落实目标主体的责、权、利,哪个阶段的目标没能按期实现应对其负责。
[图片0]
③建立监督检查制度。确立各个责任主体的监督、检查负责人,在工程进行阶段,应不定期的对所负责的责任主体进行监督、检查。
④确认各目标实现的保证条件。这套实施办法的建立能够保证项目施工管理的有效性,同时能够使得整个工程建设队伍在项目经理的指挥下,分工明确,管理到位,责任到岗。再加上有严格的监督、检查体系,工程项目的各个目标将一一实现。
2 建筑材料的严格管理
现在建筑工程的材料品种不可计数,其中不乏高技术含量的材料,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兴材料也在不断的出现。因此,对建筑材料的有效管理能够保证建筑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不受到材料因素的影响。若建筑材料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那么工程质量也难以达到验收的标准。
所以,加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等诸多因素,而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正是对建筑材料质量的控制
现场施工进度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控制的任务是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整个工程项目的任务;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其执行,按期完成单位工程施工任务;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控制执行,按期完成部分分项工程的施工任务;编制季度、月旬作业计划,并执行其任务,完成任务规定的目标等。本文拟从影响施工进度因素、施工进度控制原理以及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的控制管理,供施工单位参考
首先,编制进度计划应在充分掌握工程量及工序的基础上进行。其次,确定计划工期。建设单位在招标时会提供标底工期,施工单位应参照该工期,同时结合自己所能获取的最大且合适的资源,以最终确定计划工期。再次,实时监控进度计划的完成情况。编制完进度计划不是将它束之高阁。不按照计划进行施工,而应适时监控进度计划。正确的做法是每周总结工程进度,监控其是否与计划有偏差,寻找原因,落实赶工计划。最后,应尽量减少赶工期。
[图片1]
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以及企业信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做好工程进度控制管理,确保整个项目保质保量按期交工,是工程总承包单位经常遇到和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为此,可以从组织、技术、管理、经济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建立一个有权威的、有组织能力、效率高的项目领导机构,组织机构根据项目的特点、规模、专业性质等要求设置,做到因岗设人、办事高效、结构科学合理,并层层分解工期目标,落实责任,订立规章制度保证目标的实现,都是实际中有力的组织措施。
施工进度控制是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施工管理人员要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还要熟悉工程施工、工程劳动与预算定额等方面的知识,并熟悉相关专业的知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度控制就是经过不断地计划、执行、检查、分析和调整的动态循环,因此做好施工进度的计划与衔接,跟踪检查施工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在必要时进行调整,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建设进度目标的实现。
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
加强建筑机械的技术及操作人员的号人管理与专业教育培养,在建筑企业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操作、维护、管理技术人员队伍。
(1)要抓好操作、维护、管理人员的选配和培养。通过送出去培训、在职自学、函授等形式。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使之成为具有现代科学操作、维护、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善于在复杂条件下实施有效的操作、维护、管理的应变能力。
(2)要抓好各种建筑机械操作人员的教育与训练,要结合本单位本工程的实际,采取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定时请建筑机械专家辅导与集中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分层次地进行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积极开展评先创优、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多手段、全方位的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的精神。对于未按规定使用、维护设备的要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和必要的处罚,同时对严格执行机械设备管理规程、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真正把建筑机械设备管好、用好、修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高教、低耗。
(3)要抓好操作、管理、维修队伍的建设。做到后继有人,通过单位自培、引进中等专业人才等办法。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维修和保障的技术力量,通过较好的维护保养作业,努力提高陈旧设备的活力与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