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国各地各类建筑安全事故逐年上升,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血的教训给我们一次次敲响安全警钟!如果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不好,发生安全事故是必然的。现在,小编就整理出工程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以及相关信息。
搞好工程的施工安全
1、完善规章制度首先在各作业班组进入工地后正式上岗作业前,项目部必须对班组职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班组教育、项目部教育、企业安全管理教育),并建立教育记录挡卡;如果由于安全技术交底不清楚、不全面,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必须追究教育或交底人的责任。其次,编制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就必须照此实行,应该组织学习、进行分工、明确责任,现实中有很多好的制度、好的措施,如安全例会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班前安全讲话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真正贯彻落实的少,流于形式的多。因此,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施工特点,编制确实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贯彻实施是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关键。
2、 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特别重要的是要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现场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安全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在现场管理中安全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到位,从而造成管理上的缺陷。因此安全法从法律角度上规定了项目经理的行为职责,以迫使他们自觉的提高安全意识。建筑企业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生产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为安全生产奠定思想基础。通常从加强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教育、劳动纪律两个方面进行。通过安全生产思想路线和方针政策的教育,提高各级领导、管理干部和广大职工的政策水平,使他们严肃认真地执行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劳动纪律教育主要使广大职工懂得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对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安全知识教育。安全知识教育的主要内容: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施工工艺、机械设备、高处作业、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临时用电工程、文明施工、消防器材应用等安全基本知识。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就是结合本工种专业特点,实现安全操作、安全防护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术知识的教育。使每个职工都要熟悉本工种、本岗位专业安全技术知识,包括安全技术、劳动卫生和安全操作规程等。
[图片0]
3、辨识和控制危险源,加强作业人员的班前教育全面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有效的控制,特别是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危险源辨识就是要针对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有工序有可能出现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或管理上缺陷,把他们一一找出来,并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把容易发生的,造成后果严重的列为重大危险源,并制定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尽可能的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同时,根据安全法的有关规定,作业人员应该对施工环境存在的危险有知情权。那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及其相应的控制措施,应组织作业人员学习,每次的班前安全讲话让所有作业人员对当天施工的危险情况心中有数,努力按照安全规定进行作业,万一事故发生知道怎样应急和避免伤害,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准确及时地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有效控制,并加强对作业人员的班前安全教育是重要的事前控制措施。
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生产管理
1. 注重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策划工作,计划先行:
在项目总体策划中许多项目对安全管理方面,只是一笔带过,没有结合项目在各不同施工阶段存在的特点编制详细的安全管理策划方案,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没有预见性,管理起来极其被动,因此做好安全管理策划工作是关键。(1)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目标,对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责任人。(2)根据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分别编写基础、主体、装饰施工阶段详细的安全管理技术保证措施。(3)编制项目在整个施工周期中安全专项资金费用投入和分配计划表,确保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人、财、物的及时投入。这是项目安全管理策划工作的基本条件,如果不能满足,现场安全管理就无从谈起。
2. 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足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项目要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第一责任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及项目班组长(兼职安全员)为成员的项目安全领导小组,负责项目整个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其中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条例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规定来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人员应具备以下三点基本要求:(1)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突发事件有一定的应急能力。(2)要责任心强,在工作中做到腿勤、眼勤、嘴勤、手勤。(3)要以服务的心态对待工作。所谓服务的心态是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要和现场工作人员处理好关系,能让作业人员感觉到和他们不是“管理”和“被管理”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体会到安全管理工作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他们自己。
[图片1]
3.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执行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核心和中心环节,简单而言,安全生产责任制就是对各职能部门、各级负责人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的规定。对各级各类人员及部门在安全工作中的责、权、利必须明确界定,必须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并逐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并按要求追究相关责任。项目部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各项管理制度,以便项目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理有据,“以章办事”,避免出现“个人意志化”管理。
做到安全生产采取的措施
(1)全面增强企业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思想。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合同订立之后,安全管理工作就应同步启动。依法明确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运用奖惩和法律法规手段,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开展好工前班组安全教育和安全防护检查,做法如下:
1)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把普及教育贯穿于管理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方法,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2)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进行分析、讨论。
(2)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中做到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定时做好各类施工设备安全检查。
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检查工作。脚手架、各类支撑,卸料平台等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模式进行搭建。对大型起重设备要及时检查,防患于未然,发现安全隐患后及时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3)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防范体系。
加强对企业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内部管理,促使企业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和强制性标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完善的生产体制对规范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核、审批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通过法制体系对一些重大技术方案进行严格审查、把关。
严厉打击建筑施工违法转包、违法分包等建筑市场违法行为,加大打击力度,逐步形成不敢违法违规、不想违法违规的局面。对于群众实名举报、舆论媒体曝光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发生质量投诉的,必须一查到底并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并将有关处罚信息公开。
建立巡检制度,重点检查危险性较大和施工技术复杂、监管不利的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