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不任性,但碰到调皮任性的孩子在所难免,此时每个家长都很头疼,既不能任凭孩子“肆意妄为”,又舍不得采取“强硬手段”。其实,与其批评和对抗,不妨耍些“小花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孩子任性哭闹怎么办的相关内容。
孩子任性哭闹怎么办
你可以平静地拉着他的手,蹲下来告诉他:“妈妈不喜欢你这么说。你可以说‘妈妈,我不同意’。”还可以教给孩子“谈条件”的方式,一起商量一个你们都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总之,当孩子学到更复杂的表达方式时,他就会减少恶言的次数了。
大人应该保护孩子这种欲望,所以下次遇到类似情况的时候,给孩子选择的机会:“现在穿衣服,但为了抓紧时间我们两个合作好不好,你愿意系上面两个扣子,还是下面两个呢?”从现在开始,请不要回应孩子的所有要求,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
家是一个小小的团体,要让孩子理解他作为这个团体的一分子需要担负重要的责任,所以你要给他安排一些家务活,让他把团体的责任感慢慢延伸到生活中,这样他会慢慢学会关心自己之外的人和事情,知道自己并不是世界的中心。
[图片0]
如果你发现了这种谎言,不要惩罚孩子。相反,你要用一种好玩的方式回应他的想像:“我的肚子告诉我,早餐吃冰激凌它会很难受,它特别想吃豆沙包。”再有孩子说谎往往因为担心得不到父母的谅解,所以你们要检讨下孩子做错事的处理态度,不要揪着错误不放,而是鼓励孩子承认错误的勇气。
孩子任性怎么办
等孩子安静下来再讲道理。很多孩子平常任性惯了,一旦要求得不到满足就哭闹不止,甚至打人摔东西。这时大人不要和他讲道理,更不要妥协。等他哭闹够了,再平心静气地跟他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并表达出对这种行为的不悦。
暂时躲避法。对于固执己见、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孩子,可采取暂时躲避的办法。告诉他“妈妈(爸爸)还有别的事先走了,你愿意在这里呆着就呆会儿,等会儿再来接你”这时十有八九孩子会尾随大人离开。有的仍不肯“就范”的。
家长就只好躲到不远处跟他“耗”着了,等到他开始冷静下来找家长的时候,再过去把要说的道理讲给他听。让孩子成为集体的一份子。孩子们渴望和同龄人交往,在孩子与其他的小伙伴玩耍的过程中。
他们会以自身的方式来适应集体制度的约束,从而慢慢改变自己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家长要分清孩子的要求那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合理的要求及时满足,不合理的要予以拒绝。孩子任性原因有很多方面,有的是由孩子身体或者情绪不适引起的,所以要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父母如何面对孩子的任性
有时可以采用暂时回避的方法
有些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纠缠不休,这时,家长可以暂时不去理他,让他感到哭闹的方法是无效的,他就会停止。事后可以与他坦诚地交流,让他说明原因。在这时再进行说服教育工作。这种方法对于理智水平较差的家长可能难于做到。
榜样暗示法
当孩子出现任性行为时,家长可以用电影、电视或图书故事中的典型人物的具体形象、具体情节和行为活动给孩子看或讲给孩子听,因势利导使他从中受到暗示,得到启发和教育。
[图片1]
吸引法
家长可以从孩子任性的指向性和动机中发现一些蕴藏着的积极的可培养的心理因素,即所谓的“闪光点”加以诱发和引导。这样做,可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当然,解决孩子任性的方法还很多,关键在于培养孩子认识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孩子为什么要任性
体验优越。优越感是人内心的需求,是本性使然。但是这种期望对优越地位的体验必须要靠实力说话的。如果靠任性、靠耍浑只能是表面和短暂的优越。不是真正的优越。因此当孩子欲求体验优越时,倘若家长一味满足,我以为是害了孩子。
满足需求。孩子任性一定是有一定需求的,要么是对某物质的需求,要么是对某意愿的需求,或者是爱与被关注的需求。孩子合理的需求要满足,至于不合理的就不能随便满足。试探底线。人都是通过尝试来获取结论。
或者说人的成长就是一个试误的过程。小孩子聪明得很。她想通过任性来试探大人对她的容忍度,试探家长对她教育的底线。也就是说孩子通过任性来获取大人的反馈,从而明白事理。通过大人的态度,让她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判断合理性。倾听孩子的需求,观察孩子的行为,判断其行为和需求是否合理。 态度强硬。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正确的言行,家长要态度坚决,不行就是不行,没有商量的余地。
坚持到底。惩罚孩子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要因为她一直哭就妥协。不要认为她一直顶嘴就放弃。孩子的教育失败往往就是因为家长没有坚持原则。让孩子以为对错是可以商量的,是非是可以颠倒的。
就这么简单!和孩子相处,不需要高深的理论与智慧,坚持原则性,是非对错明确判断,严格而负责任地爱,就可以带给孩子一生受用无穷的好态度、好观念、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