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信息专家分析表示,至今为止,工程造价仍是衡量工程价格的一项重要主要指标。工程造价既是施工企业考核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又是建设单位支付 工程款的依据。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方法的相关内容。
[图片0]
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方法:
一、在一个项目工程投标之前,要先编制商务标书,那么标书的编制应该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招标前要考虑决定用什么招标方式和报价模式,这些都是根据项目以及社会现状的实际情况去考虑的。其次,在报价前要充分审查施工招标图纸,列出图纸中的所有项目,有条件的情况下将图纸中工程量重新计算与清单相比,以供不平衡报价时参考。就算是时间紧 迫,也要将对工程造价影响特别大的项目进行核对,阅读招标文件及图纸中,如果发现了问题,就应该在答疑会向业主提出,要求解答。同时,一定要先要做好投标 前的现场考察工作,这样才能先声夺主,出奇制胜。再者,工程项目编制标书阶段一定要巧妙灵活的运用各种投标技巧。
二、在一个项目工程投标之后,就要签合同了,合同条款一定要公平。
因为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建筑市场是买方市场,业主占主导地位,业主在起草招标文件时,经常提出一些苛刻的不公平的条款,使业主权力大,责任小,风险分配 不合理;但从另一方面讲,承包商自由报价,可按风险程度调整价格,双方自由商签合同,这又是公平的。所以承包商为签订一份有利的合同,应仔细研究有关法 律、政策、规定,在合同中明确各方权利和义务,为最后的结算提供合法的依据和基础。
三、合同签订后,项目工程进入施工阶段,施工过程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造价,此关尤为重要。
(一)应全面掌握和运用招投标文件、合同协议书及有关设计、施工文件。
(二)运用价值工程理论指导工程施工。
(三)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内容是以市场为中心对造价进行动态控制和管理。
(四)及时、全面、完整地收集合同履行全过程的相关结算资料,为竣工结算提供充分依据。
四、项目工程施工完毕,来到竣工结算阶段,竣工结算时也有很多需要注意。
进行竣工结算编制时,一定要仔细看清楚,以防有错漏项影响到后续工作,特别要注意:
一、由于政策变化引起的费用调整,如:间接费率的变化、材差系数的变化、人工工资标准、机械台班的变化等;投标时按常规计算,结算时需如实调整的费用。
二、由于设计变更、签证、监理指令等导致增加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包括自身工作量的增加,及造成对其他工作的影响而增加的费用。
综上所述,专家得出结论:一个项目工程施工单位若要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一定要做到工程造价全程控制。
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主要内容有:
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是包括项目合同管理、经济法律法规、建设项目管理、项目财务、项目经济、项目融资以及投资管理体制在内的多视角、全方位对项目工程的全过程管理。
这其中,既包括对项目施工工程造价的计价行为、计价依据的管理,也包括对项目施工工程造价确定与编制、从业工作人员资格监督与管理以及咨询单位资质的管理和监督。
全过程的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完全覆盖了建筑工程的前期决策以及施工中的各个阶段,前期决策阶段的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策划、项目融资方案分析、项目经济评价以及投资估算t而设计阶段的管理主要包括概预算编制、方案比选、限额设计,招标和投标阶段承发包模式、合同形式选择、标段划分以及标底编制;工程施工阶段的索赔管理、工程变更控制、工程计量与结算,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竣工决算与核算等等。
项目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意义所谓的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就是指为了实现企业投资预期的目标,在已经拟定好的设计、规划方案条件下,对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系统的活动进行预测、确定、计算和监控。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这一含义既涵盖了企业宏观层次上的投资费用管理又涵盖了企业微观的工程投资费用管理。
扩展资料:
工程造价有效控制
从工程造价控制的基本原理上来看,所谓控制就是指行为主体为保证在变化的条件下实现其目标,按照事先拟定的计划和标准,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对被控对象在实施中发生的各种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对比、检查、监督、引导和纠正的过程。
控制包括三个步骤:即确定目标标准、检查实施状态和纠正偏差。全过程控制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应以事前控制为主,即在项目投入阶段就开始,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控制要素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组织和时间等。控制的状态是动态控制。要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必须把重点转移到前期阶段上来。
[图片1]
工程造价的作用:
(1)是项目决策的依据,工程造价是项目财务分析和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
(2)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依据,正确的投资计划有助于合理和有效的使用资金。
(3)筹集资金的依据,
(4)评价投资效果的指标,每个项目的造价自身形成一个指标体系。
(5)合理利润分配和调节产业结构的手段。
工程造价两种含义
(1)广义的概念:工程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
属于投资管理范畴,主体是投资者,
目标是决策正确性,完善功能,降低成本。
(2 )狭义的概念:工程承发包价格
属于价格管理范畴,主体是承包商,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工程造价主要的审核方法:
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就是按照施工图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设计、承包合同或协议以及有关造价计算的规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定额单价以及费用计算。这种方法实际上与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和过程基本相同。这种方法常常适用于初学者审核的施工图预算;投资不多的项目,如维修工程;工程内容比较简单(分项工程不多)的项目,如围墙、道路挡土墙、排水沟等;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和细致,审查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存在重复劳动。在投资规模较大,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情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建设单位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仍常常采用这种方法。
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就是抓住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核的方法。这种方法类同于全面审核法,其与全面审核法之区别仅是审核范围不同而已。该方法是有侧重的,一般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作为审核重点。如基础工程、砖石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门窗幕墙工程等。高层结构还应注意内外装饰工程的工程量审核。而一些附属项目、零星项目(雨蓬、散水、坡道、明沟、水池、垃圾箱)等,往往忽略不计。其次重点核实与上述工程量相对应的定额单价,尤其重点审核定额子目容易混淆的单价。另外对费用的计取、材差的价格也应仔细核实。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量相对减少,效果较佳。
3、对比审核法
在同一地区,如果单位工程的用途、结构和建筑标准都一样,其工程造价应该基本相似。因此在总结分析预结算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同类工程造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整理出用途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地区不同的工程的单方造价指标、工料消耗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分折对比,从中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针对这些子目进行重点计算,找出其差异较大的原因的审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