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的小朋友语言发展还不全面,需要多多锻炼说话能力。看图说话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主动表达能力,还可以丰富词汇量,能学习到简单的组词和说短句,更重要的是能逐渐让孩子用连贯的句子来表达个人对图的理解。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引导三岁孩子说话的相关内容。
怎样引导三岁孩子说话
几张连环图片基本上可以组成一个小故事了,讲故事对三岁小班孩子来说难度有点大,一次可多选择那种一两句话就可以表达完一张图内容的连环图片。
例如四幅图,可先让小朋友们观察图片,学习说词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让孩子了解哪副图代表哪个季节,这样短句就好说多了,如春天来了,夏天到了。然后是小兔子的行为,小朋友自由发挥。
老师问,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待幼儿回答后问为什么,再让孩子表达一次自己的想法。挂图故事看图说话。这种挂图形式的,一般一幅图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
[图片0]
可以给孩子足够想象的空间,可以让孩子看图,进行简单的自己创编,因为有些难度,对三岁的娃来说,只需要表达自己从图里看到的内容就行了。
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正确发音
幼儿有些语言发音不准,如“奶奶”说成“来来”、“岁”说成“睡”等。这是幼儿发音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或 受方言影响所致,成人千万不要取笑或模仿,应及时给予纠正。
丰富词汇
教孩子学说衣服、食物的名称,如”毛衣“、”饼干“等;学会与人打招呼,如”阿姨“、”叔叔“等;学礼貌用语,如”你好“、”谢谢“等;学说自然现象,如”春天“”下雨“等。让孩子反复巩固学过的词汇,不断增添新词汇,词汇丰富了,才能为口语表达奠定基础。
模仿父母的语言
孩子学语言,父母是第一位老师,孩子主要通过模仿父母来进行学习。因此父母必须正确地、文明地说话,最好讲普通话,为孩子做出榜样,并有意识地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发音,注意语句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在游戏中练习说话
孩子最喜欢游戏,游戏中的问答和自言自语是学说话的好机会。孩子理解和熟悉的 事 都会在游戏中通过他们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怎样引导孩子学会说话
宝宝非常喜欢听大人说话,尤其是妈妈的声音。听得越多的宝宝,开口就越顺利,语言能力越好。所以,要多和宝宝说话,聊天。 不要觉得宝宝小,说话聊天他听不懂,没有意义。要知道,宝宝就是在聊天中,学习发音方式和语言结构,丰富的词汇量也是在这样的对话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
教宝宝一些简单的肢体语言,比如拍拍自己,代表“我”;同意”;挥挥手就是“再见”。 抓住生活中的机会,多和宝宝谈眼前的事物,比如,给孩子洗澡时,告诉他:“这个是胳膊,这个是手指。”等。
[图片1]
当孩子可以说一些简单句子的时候,可以帮他拓展表述能力和词汇概念。比如孩子看到一群小狗,和你说:“狗狗!”你就可以趁机告诉他“:是啊,有三只狗狗呢。一只白色的,后面两只是黑色的。”这样,宝宝的语言能力就慢慢得到提升了。
如何引导宝宝学说话
专家表示,小宝宝到了1岁左右就开始牙牙学语,说几个简单的词句,如果到了两三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医学上就称为言语发育迟缓。言语迟缓的原因很多,通常影响孩子说话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和家庭原因。
从生理上讲,如果孩子的听力本身有问题或发音器官不正常,会导致无法正常发音,比如,孩子若出现舌系带过短、唇裂、腭裂等异常,就会出现发声气流走向失常和发声协调困难,影响发音;如果孩子有听力障碍,也会影响语言的发展。
如果孩子得了孤独症,或者是智力低下,也可能不会说话。不过,大多数孩子不肯说话是由家庭环境造成的。有些父母经常把孩子不会说的话挂在嘴边,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了听,就不愿开口了。
也有极少数家长,强迫孩子说话或把孩子发音不准当笑料,不经意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于是变得不肯开口。另外,孩子出生后一直听着方言长大,孩子周围的成人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孩子学普通话可能会有发音不准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