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提高各方服务质量,积极调动总包方和分包方的积极性,对施工过程及履约进行风险控制,用加大监控和协调力度来实现施工总承包管理。 现在,小编就整理出工程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方法以及相关信息。
必需严格遵守合同精神,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
1.合同交底制度。合同签订后,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向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合同交底,让项目管理人员深入了解各项合同条款,让大家知道合同中的主要内容、管理程序、各种规定。了解承包单位的责任及工作范围。
2.责任分解制度。负责合同管理的人员,应当将合同事件的责任分解到项目小组或承包商,使他们对各自的工作范围及责任有详细的了解。通过合同责任分解,层层落实到人,就能很好地完成施工总承包工作。
3.月报或周报制度。建立月报或周报制度,各工程项目小组及承包商,必须向所属上级部门报告一个月(周)工作情况,同时报告下一月(周)详细工作计划。使其及时掌握工程信息,从而能及时对已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问题做出正确决定。
[图片0]
4.重视合同变更管理。合同变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频繁发生,变更就意味索赔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变更与索赔必须同步进行,待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再进行合同变更,很多承包商往往不重视合同变更管理,对业主的变更无条件接受,导致做了大量工作却得不到赔偿。所以在工程实施中必须加强合同变更管理,合同管理人员必须记录、整理、收集所涉及的各类文件,并对变更内容进行评审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如何做好施工总承包管理工作
1.做好设计管理
设计是我们进行工程采购和施工的基础,它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等内容。因此,在我们的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对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及合理性高度重视。在设计过程中具体应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对新行业规程规范和设计手册的学习力度,保障设计成果能够同具体的规范要求相吻合;2)要对各个基础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3)把现场踏勘工作和地形测量做好,对各个枢纽方案进行科学布置;4)要能够全面了解人、机、料等价格水平,对工程投资进行定额设置;5)要能够结合业主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6)同设备厂家多加联系,以防设计和厂家发生冲突。
2.做好招投标工作
一是,投标
1)要能够全面了解和把握招标文件的内容,把握业主的具体功能要求,一旦发现问题要能够及时发函进行澄清,避免漏项发生;2)不要盲目追求低价,要能够结合影响工程各个因素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报价;3)要能够采用一些不平衡的报价来提高收益;4)要知道地方行业准入的制度,密切关注并跟踪资格审查资料和投标等各个环节;5)要能够提出合理且优化的建议,选用多种报价方式,提升中标的概率。
[图片1]
二是,招标
1)我们要结合工程的规模和实际状况来做分标的规划工作,不要太多,且工序尽量不要交叉,尽量使总承包管理及协调的难度能够有效降低;2)设计方案和投资一定要做实,要制定好拦标价,可以预防分包的时候投标人互相串通抬价;3)我们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材料、机械设备型号、规格、技术参数,保证产品的质量,自己要能够了解机械和设备的实际价格,确保合同谈判的顺利进行;4)我们应该对道路等公共临时设施的维护进行标段分解,以防后期出现问题无人管理,只能由总包单位负责的情况。
项目经理部内部供求关系的协调
项目经理部进行内部供求关系的协调应做好以下工作:
做好供求计划的编制平衡,并认真执行计划。项目经理部进行内部劳务、原材料、设备等资源的供求协调是比较重要的一环,如果供求关系不畅或供求失调,将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进度和技术质量,影响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
充分发挥调度系统和调度人员的作用,加强调度工作,排除障碍。在供求关系的协调工作中,调度工作是关键环节。在供求关系出现问题时,对供和求的合理凋整和平衡工作由调度人员来进行。
项目经理部与发包人之间的协调:
项目经理首先理解总目标、理解发包人的意图、反复阅读合同或项目任务文件。对于未能参加项目决策过程的项目经理,必须了解项目构思的基础、起因、出发点,了解目标设计和决策背景。
项目经理作出决策安排时要考虑到业主的期望、习惯和价值观念,说出他想要说的话,经常了解发包人所面临的压力,以及发包人对项目关注的焦点。
尊重发包人,随时向发包人报告情况。在发包人作决策时,提供充分的信息,让他了解项目的全貌、项目实施状况、方案的利弊得失及对目标的影响。
加强计划性和预见性,让发包人了解承包商、了解他自己非程序干预的后果。发包人和项目管理者双方理解得越深,双方期望越清楚,则争执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