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发生环境因素的困难,还是人为的阻挠,独立性强的孩子都能迎难而上,绝不退缩放弃,因为独立性强的孩子有自已坚信的主见。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有主见性格的相关内容。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有主见性格
让他自己拿主意,而不是家长帮忙选择
好多的孩子有的时候会有主见的萌芽,可是家长往往在一开始就扼杀了。因为他们觉得小孩做什么决定都是错的,没有大人有经验。觉得自己帮他们做的选择才是正确的,这样做反而会让他们不知所措。
同孩子一起商量,讨论他喜欢的方式
每个孩子的性格与兴趣点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计划表,并且和孩子们商量一下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这样实施起来,家长达到了效果,孩子也乐意,也变得有主见了。
[图片0]
孩子有错误的时候,及时改正
不管孩子做了什么错误的决定,或者在有主见的时候,用错了方向。我们大人所要做的不是一味的责骂,而是要关照到孩子的内心。因为孩子是很脆弱的,他们的心灵与心智还没有成熟,所以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很重要。
怎样培养有主见的孩子
不要压制孩子的主见。父母当然比孩子拥有更大的权力,甚至有权让孩子完全得不到任何权力,但这么做的后果是造就一个没有主见、没有责任感而且脾气暴躁的孩子。专家建议:疏导是比围堵更好的手段。而且,孩子拒绝父母要他做的事,不是要反对父母,只是想对自己的事有主导权。如果父母理解并尊重这一点,那么释放部分的权力对孩子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支持孩子自己做主。当小然不肯上床睡觉时,妈妈可以对他说:“小然,我相信你一定能管好自己的,因为你明天7点要起床。所以,你自己会在9点前上床睡觉,我相信你会自己注意时间。”专家建议:家长可以支持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并提醒他界限何在。当孩子做选择时,他觉得自己的确享有主导权,这一点会令他开心。又或者可以问他:“你想要先听故事呢?还是先换上睡衣?”两种选择都暗示他该睡觉了。
父母保持适当的权威.许多孩子家长也许在自己的孩童时期,所接受的教养方式是极端威权的,父母说一,他们决不敢说二,所以,许多家长小时候从未享受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专家建议:如果孩子所争取的是对他自己的自主权,而不是对父母的或其他人的管理权,那么他的要求就没什么不对。父母应将大人的权力保留在适当范围内,别将它过分延伸到孩子身上。但同时,也要让孩子尊重父母的权威。
如何培养有主见独立的孩子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并且认为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把孩子听话作为评判好和坏的标准。听话的孩子固然是好孩子,但是,一味的听话而没有了自己的主见,这同样会成为孩子的“短板”,从而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只听话,而没有主见,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奴仆型”的性格,事事都是随风倒,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永远都是以一名追随者的角色出现。有主见,而不听话,很容让孩子形成“偏执型”的性格,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自己拿主意,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合理化建议,自我为中心,不会变通。
太听话的孩子肯定不会有主见,但是有主见的孩子未必不是一位不听话的孩子,这需要父母给予正确的引导。所以,不要事事都要求孩子听话,而是,父母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孩子,让孩子主动听话,主动的征求父母的意见。
[图片1]
当孩子主动听父母说话的时候,这就证明父母所说的话对孩子起到了帮助的作用,孩子按照父母说的话去做事,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成功,那么,孩子也会在被认可的基础上,认可自己的能力,认可父母的建议,在成功带来的喜悦和鼓励之下,孩子就会敢于面对问题,勤于思考,从而心甘情愿的听父母的话。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
只要是你的孩子能够自己做的事,一定要让他尽量多的去做。 只要孩子已经掌握某项技能或能够完成某件事了,以后就必须坚持让他自己做。 如果孩子能够自己走路了,那么家长就不应该继续抱他。 如果孩子能够自己吃饭了,(不管吃的多么的糟糕,弄得多脏),家长就不应该继续喂他了。
可能这会暂时增加很多的麻烦,比如要不断地收拾被他弄脏的衣服,饭桌,地板,可能要麻烦两三个月,但总比他都五六岁了还必须要家长喂饭才肯吃好。 再比如,耐心的等待自己小小的孩子学会自己走路,这总比日后吃力的抱着一个六七岁不习惯自己走路的孩子上街或出差或是旅游,要轻松很多吧。
经常要给孩子说的话是:我相信你,你自己可以做到的!(如果孩子很小,一定要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对他说) 学会拒绝提供对孩子成长没有任何意义的帮助,小孩子越自己做事,越有成就感,自信心就越强,以后就越独立。
给孩子灌输家庭责任感。 孩子一学会走路,就可以做一些家务。 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就教他要帮助做家务,他就会把做家务当成一种乐趣和生活中很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为了孩子能够专心学习和做作业,而避免让孩子接触家务。这不是一种明智的行为。 建议每周起码有一天是全家一起参加做家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