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会过度保护孩子,无论孩子做什么,他们都有几分不放心。特别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更是如此。恨不得什么都帮孩子办得妥妥当当,让孩子过得舒舒服服。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怎么培养孩子坚强独立的性格的相关内容。
怎么培养孩子坚强独立的性格
特别是在孩子的黄金教育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一切都感兴趣,无论什么都想试一试。家长就要抓紧这段关键时期,因势利导,有意识地培养其独立性。
要知道,现在社会发展变化迅速,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环境的变化也很大,这就要求孩子们必须有足够强的独立能力和坚强的性格,才能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在当今社会中,一个缺乏独立性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不仅中国是这样,就是在国外也是如此。美国一位教育家罗伯特博士曾提出现代幼儿教育的十大目标,其中第一条便是“独立性”。由此可见,独立性的相关教育至关重要。
从科学的世界观来看,地球上的有生命的个体,都是用不同的方式独立存在的。而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独立性是其生存下去的根本。
各国的儿童教育家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都极为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成员提出了关于教育的“四大支柱”这一说法。“四大支柱”主要是指孩子要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图片0]
而其中任何一个“学会”都离不开主体的“独立性”。因此,父母培养孩子具备“独立性”,被视为面向未来、培养新一代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怎样培养孩子坚强独立的性格
内心有爱,个性坚强、内心有爱的人才会是坚强的人。平日里要注意培养宝贝对他人、对社会的爱,只有和爱心相结合的勇敢,才是真正的勇敢,以爱作支撑的坚强,才是持久的坚强。
因此,爱心教育是宝贝意志品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宝贝关爱他人的能力不是自发的,而是在与环境和他人的交往中逐渐养成的。这种能力最初产生于其他人对宝贝的关爱。
亲人之爱、手足之爱、伙伴之爱。生活中妈咪可以引导宝贝树立对他人友爱的态度,帮助宝贝把握恰当的表达爱的行为方式,这样会使宝贝感到安全、舒适、愉快,并自然地模拟父母,去关爱别人。
在生活中遇到宝贝摔伤、擦伤、打针、上药等情况时,虽然父母看了心里着急,但还是要镇定,对宝贝说:“一点儿小伤,没问题。”这样的神情行为会给宝贝很好的暗示,使他自然而然地学会怎样坦然地面对。如果父母一惊一咋的话,宝贝反而会紧张地大哭起来。
培养孩子坚强独立性格的方法
首先,应为幼儿创设发展良好性格的生活环境。既然幼儿性格的发展受情境的制约,因而为他们提供发展良好性格的生活环境是十分有益的。这种生活环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生活内容丰富。幼儿处在长身体长知识阶段。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丰富的生活内容才能满足他们这种欲望,并使他们在不断增长见识的过程中增强自知、自信和自尊。
生活气氛轻松。幼儿活泼好动,喜爱轻松、欢乐的生活气氛。在这种气氛中生活,能使他们精神舒畅,爱说好问,形成开朗的性格。人际关系和谐。幼儿乐于同他人交往,更希望同他人和谐相处。在这种交往关系中,幼儿容易形成真挚、坦率、诚实的性格和喜欢合群,乐于助人的行为习惯。第四,道德情操高尚。性格的发展同道德的发展有关系。
[图片1]
幼儿在接受道德观念的影响或模仿道德行为的时候,在接受道德情操熏陶的时候,必然同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使自己的性格受到影响。比如,孩子的父母处处讲文明、有礼貌,孩子就比较容易形成待人和气,为人谦逊的品格;反之,孩子的父母常常打架、骂街、逞强不讲理,孩子则比较容易形成待人粗野,为人霸道的脾性。此可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如何调教个性软弱的孩子
让孩子学会生活,把握自己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
让孩子接触同伴,锻炼自己
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性格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也是纠正不良性格的最佳途径。爱模仿是孩子的一大特点,父母要让性格软弱的孩子经常和胆大勇敢的小伙伴在一起,跟着做出一些平时不敢做的事,耳濡目染,慢慢地得到锻炼。
尊重孩子,不当众揭孩子的短
相对来说,性格软弱的孩子比较内向,感情较脆弱,父母尤其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当众揭孩子的短,会损伤孩子的尊严,无形中的不良刺激可强化孩子的弱点。
让孩子大胆地说话
要做到这一点,功夫还是在父母身上。首先,父母应该戒急戒躁,不能当面打骂、责备,逼迫孩子说话;其次,可以邀请一些同龄小孩和性格软弱者一起参与集体活动,这时父母在一旁引导或干脆回避,让他们有一个自由的无拘束的语言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