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建设工程作为一种特殊产品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现在,小编就整理出工程质量管理总要性以及相关知识。
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的事前控制,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控制:
首先是重视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的作用就是使施工单位了解工程设计的主要思想和构思,采用的标准规范,对工程施工材料的要求,所采用的技术、工艺以及在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在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的过程中,我们就能了解工程施工关键部分的技术要求,减少图纸中的差错、遗漏等,将图纸中的质量隐患和问题消灭在施工之前,避免施工中由于设计的原因产生质量问题,造成返工,保证工程质量。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也是保证工程顺利施工的必要条件,因此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是质量事前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二,就是要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目的是用来指导实际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加快工期,是指导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文件。但在以往的工程项目中,施工方案多是流于形式,以应付上报或者PMC、业主的检查需要,没有真正的在实际施工中起到指导作用,施工过程中多是按照以往施工经验来进行施工,这样就会造成在施工中产生一些以往施工的质量通病。因此,在项目前期,就要根据工程环境条件、工程内容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施工方案,采用正确的施工方法,选择合适的施工机具,安排合理的施工工序,配备正确的施工人力等。在施工方案制定的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就能对整个项目工程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确了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的地方及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将这些因素作为质量预控点,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执行,就可以避免盲目的按照以往施工经验施工而产生的质量问题。因此,加强施工方案的可操作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的指导,也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图片0]
第三,制定比较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目前的施工建设业主往往对工期的要求特别紧迫,因此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施工后期,我们往往为了按照业主要求的工期完成施工任务而忽视了施工质量的管理。因此在项目前期准备过程中,要根据整个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和业主要求的工期,编制合理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再根据各个专业的相互施工工序,施工资源等制定各个专业,各个单位工程的详细施工进度计划。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对工程进度会造成干扰,从而造成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产生偏差,因此在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过程中,要对工程项目施工包括环境条件、采购、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了解, 有一定的预见性,使整个进度计划科学、合理。这样就可以避免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抢工期而放松了质量管理,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工程管理的内容
加强责任主体监管
在开工前监督机构向参建各方责任主体认真进行监督交底,让有关各方责任主体清楚认识质量监督的重点及方式,以保证该到位的重点部位其必须到位。让各责任主体亲自深入一线,了解现场,真正掌握工程质量情况,保证工程无大的质量隐患。
重视过程监管
加大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加大巡查力度,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按期整改,然后进行复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步工序施工。对在巡查中拒不整改或严重违反规定的责任主体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严肃处理,坚决打击那些敢以身试法者。
[图片1]
完善检测机构
工程建设材料质量是否合格关系到工程质量能否得到保障的关键因素。少数检测人员,为了一己之私,出卖自己的良知,把一些本不合格的建筑材料进行检验合格,这就给工程质量造成了极大的隐患。
目前,一些欠发达地区,检测设备不齐全,尤其是一些边远县区的检测单位缺乏设备和技术人员,这样就无法对产品进行检验,就不能知道产品是否合格,就使用到工程中,这些也给工程质量留下了隐患。这就需要监督机构对检测机构进行开展定期或不定期专项检查,对存在问题的检测机构下发整改通知,并对整改结果进行复查。对于坚决不改或严重违规的坚决清除出检测市场。从而保证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中,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
1 健全质量体系
实施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建立健全质量体系,由于建设工程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制约,在勘察、设计质量没有问题的前提下,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状况,最终将取决与施工质量,所以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实物质量形成的阶段,勘察、设计工作质量均要在这一阶段得以实现,而施工阶段影响质量稳定的因素和涉及的责任主体均较多,因此建立健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正常运转显得尤为重要
施工单位应制定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项目经理必须重视制度的建立,在施工现场必须抓好督促及落实工作,并要在原有的规章制度基础上,根据该工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工地管理人员的职责,且成文张贴于工地办公室,以便对照执行。根据总进度要求,针对施工实际及时修正计划,实现对重要节点的控制,使质量管理处于最佳状态,以周、旬为周期定期召开例会,对前期工程质量进行总结讲评, 表彰质量优良的分项, 对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研究改进方法, 制定解决方案。同时, 对下步工作进行技术、质量交底, 进一步强调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质量要求。
2 提高质量意识
建设工程有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等三个层面。人员的素质涵盖参与施工活动的人群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控制能力、作业能力及道德品质等诸多方面。控制工程质量首先要从严格人员准入和提高人员素质抓起。施工单位所有人员都必须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根据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力量,进行全面质量设计,按照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解。在工程施工中不间断地加强对主要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观念。施工人员必须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预控为主、为用户服务
用数据说话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观念,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责任感避免人的失误,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做到挂牌施工,责任到人,思想到位,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