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名词可能会被很多人忽视,那就是逆商,指人们在逆境的时候能够作出怎样的反应,也就是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是否具备摆脱挫折和困难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教会孩子面对挫折的相关内容。
如何教会孩子面对挫折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对待孩子的错误,家长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不了问题,而且更容易适得其反。孩子在做错事的时候,家长应该以平和的心态和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引导孩子如何改正错误,而不是数落孩子,在控制情绪给孩子做好楷模。
孩子多思考多动脑
当小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如果自己应付不了,家长可以给予帮助,但前提是不要替孩子去做,而是启发孩子去做,让孩子多思考多动脑,因为,很多时候孩子缺少的只是方法,只要家长多加注意,培养孩子勤于思考的习惯,下次遇到困难,孩子就会自己解决。
[图片0]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几个方面,比如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满意,举止活泼,心情愉快,适应能力强,人际关系融洽,面对困难积极应对,能独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有些方面有欠缺,家长要给予积极引导。
怎么教会孩子面对挫折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应当及时去关心和鼓励孩子,给孩子安慰、鼓励和必要的帮助,使孩子不会感到孤独无助。这时,父母要尽量避免消极否定的评价,如“不要再试了,再试也没有用的”、“做不好就别做了”、“怎么这样笨,别人早就做完了”等,这种话只会强化孩子的不自信和失败感,家长不妨采用一些积极肯定的评价。如“虽然你没有成功,但我要表扬你,因为你有勇气去试试就很好。”“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爸爸妈妈相信你能行。”
生活中的不如意太多了,对孩子来说,家人的温情与支持是信心的来源。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一切顺利,但是挫折却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孩子的一生,我们只好把它当作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孩子在受到挫折后,最需要父母的爱,因此,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要给予足够的爱,更看重孩子的心灵,用温情去温暖孩子。
对孩子进行引导,避免挫折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当孩子受到挫折又难以排解时,教师、家长不能置之不理,采取“无视”的态度,而应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孩子正确的面对困难,因此,家长教会幼儿如何看待人生的挫折变成了一个重要问题。家长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帮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分析受挫原因,使幼儿从失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正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抖擞精神、重新再来。
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
适当打击
既然要提高抗挫折能力,当然平时就要接受挫折的洗礼,光纸上谈兵是不行的。比如学生在成绩上的失利、人格上的失误,都可以相对严格地指出并进行批评,让学生从良好的自然感觉中醒过来,正式挫折,有时,把伤疤揭开暴露在阳光下,才好的更快。
分享励志事例
经常以班会或班级活动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抗击挫折的励志故事,比如贝多芬、海伦·凯特、爱迪生……让学生们在他人的事例中,衡量自身的挫折,调整心态,从而增强自己抗击挫折的信心和动力。
[图片1]
适当帮扶
对于正在遭受重大挫折的学生,应该进行一定的帮扶。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物质上的。比如遭受了重大家庭变故的学生,靠自己可能无法顺利渡过难关 ,这时,需要发挥集体的温暖力量,助其一臂之力,让其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孩子不愿接受失败怎么办
帮助总结失败原因。小孩子失败了,比赛输了,要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我们可以通过帮助孩子总结一下失败的原因,让孩子下次提高警惕,提高水平,让孩子有机会取胜。
学会正确发泄情绪。孩子如果输了比赛,肯定会很沮丧,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不要理解为输不起,我们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得到发泄,等情绪稳定以后,再讲一些道理给孩子听。
不要故意让着孩子。我们在跟孩子比赛的时候,一定要正常去玩,不要故意让着孩子,总是让孩子取胜,否则,孩子总是赢,一旦某一次输了,就会不高兴,要提高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家长做到以身作则。
家长有时候也会参加一些比赛,如果家长输了比赛,在孩子面前也要表现出积极大度的态度,家长如果都输不起,会让孩子学会这些毛病,更不好改正。
拒绝和孩子玩游戏。如果孩子总是输不起,一输就会无理取闹,我们可以跟孩子讲,如果总是这样的话,家长就不会跟他在玩游戏了,也不会有别的小朋友原因跟他玩游戏,让孩子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