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常对父母有所不满,因为伴随成长而来的自我要求,总和父母的规定互相冲突,父母必须要尽力克服这种过渡期困难,让孩子顺利地成熟长大。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的相关内容。
如何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孩子的喜怒哀乐通常是很真实,也很强烈的,往往直接支配着他们的行为。一件在我们大人看来是芝麻绿豆般的小事,常常可以引发孩子十分强烈的情绪波动,甚至引起情绪的“海啸”。就像《菲菲生气了》绘本里的菲菲一样,生气的情绪能使孩子的表情、声调、手势和姿态发生巨大的变化。
因此,我们做爸爸妈妈的,如果能学习和掌握,甚至教会宝宝一些管理情绪的方法,来适时缓解孩子的心理紧张和不安,养成良好的情绪表达习惯和方式。那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将会是受益终生的。
情绪管理”(Emotion Management),最早也是由戈尔曼在《情商》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认为这是一种善于掌控自我、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情绪反应,能适时的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缓解自己紧张的心理状态。
[图片0]
在戈尔曼看来,情绪并无好坏之分,只有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区别。但是,由情绪引发的行为,以及由行为造成的后果,则是会有好坏之分的。情绪管理并非消灭情绪,而是疏导情绪,并将其合理化。
如何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
家长在与孩子的平时对话中,要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的各种情绪,让孩子说出对一些事情的真实感受。
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不要厉声制止或打骂,也不要好言相劝,做出各种承诺,而是要拿出耐心、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说出发脾气的原因,与孩子共情,赢得孩子的信任,一起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孩子以适宜的方式宣泄情绪
告诉孩子生气时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哪些是父母不能忍受的,并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定,必须接受惩罚,这样会让孩子在每次发脾气时有所收敛。
怎么教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首先家长需要知道,不听话的宝宝并不一定是坏宝宝。当宝宝对家长的某些行为,或对周围环境不满时,就会出现某些负面情绪,并通过不听话的方式表达出来。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宝宝也不例外。
所以负面情绪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不过家长也不必灰心丧气,因为宝宝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正是家长对其进行教育的时候,而让宝宝越来越听话的过程,就是一种“情绪教育”,当宝宝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时,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让宝宝学会辨认情绪,并能够通过语言清楚地表达情绪。宝宝年龄尚幼,难以用语言形容自己的很多感受,于是脸红、挥拳头、胡闹等都有可能成为宝宝表达情绪的方式。因此,作为家长,首先要让宝宝了解什么是生气、不满、讨厌等,并教会宝宝如何用语言表达。
让宝宝学会控制情绪。家长可以通过制定规则的方式让宝宝学会控制情绪,而对于年龄尚幼的宝宝来说,家长首先要让其懂得“无伤规则”,即在表达情绪的时候,既不要损伤财物,也不要伤害自己和他人。
适当让宝宝经历“挫折情绪”。“挫折情绪”是宝宝在遭受打击之后出现的情绪,常常表现为失落、内疚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宝宝正处在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经历一定的挫折对心理健康是有好处的。
[图片1]
因为挫折会破除宝宝的“全能感”,让宝宝能够更好地面对真实的自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让宝宝知道,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改正错误、完善自己。
家长如何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
如果孩子出现情绪反应,父母要先用同理心和倾听的技巧,接纳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知道你愿意理解他的感受,就会慢慢将心情沉淀下来。
情绪是自然产生的感觉,是一个人对周遭事物的主观感受,因此没有对错之分。它是一种能量,一旦涌现了,绝不会凭空消失,需要有效抒解的管道。
在孩子出现负面的情绪时,大人往往回以“不可以这样”,或是轻忽压抑,而不能提供孩子一个实际练习面对和处理负向情绪的机会,或是体会孩子在处理这种情绪时需要一段心理历程。
例如:当我觉得害怕、紧张、担心、嫉妒时,我觉得如何?我可以怎么办?如此一来,孩子表面上可能没事,但内心那股“气”依然存在,“情绪垃圾”愈积愈多,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同理孩子的情绪,并不代表同意孩子的行为,更不是放任孩子把情绪表现当成工具,对父母予取予求。要让孩子明白:所有的感觉都是可以被接纳的,但是不当的行为必须被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