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思合作机构>

勤学思培训网KTYKGJ

欢迎您!
朋友圈
机构未认证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00-21:00

位置:勤学思培训网KTYKGJ » 培训新闻 » 中小学 » 中小学课外辅导 » 小学学科辅导 » 终于领会心理应激的调节

终于领会心理应激的调节

发布时间:2022-12-29 00:37:09

由危险的或出乎意料的外界情况的变化所引起的一种情绪状态,是决策心理活动中可能产生的一种心理因素。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心理应激的调节,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图片0]

心理应激的调节

小编今天给大家谈谈心理应激对身心有哪些影响。可能有人会傻眼了,心理应激会对身心有影响,小编你不是在忽悠我吧,心理应激不就是心理对外界的应激反应吗,怎么会对身心产生影响呢。小编先给大家纠正一下对心理应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理解可能与大家的理解相差有点大。应激是指一个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竭尽全力对抗时的超负荷状态,从医学角度上来定义的应激反应:个体察觉到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所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那是什么引发人们的心理应激的原因呢,这里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引发的,一方面是机体内引起的应激反应;另外一方面是环境引起的应激反应。

刚刚说了一下应激的概念,是竭尽全力对抗超负荷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时间长了,就会对我们身心带来很多的疾病。主要有冠心病、糖尿病、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等等。我们如何改善应激反应给我们带来的不利情况呢,我们可以采取健康行为,控制不健康行为,如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同时给予健康行为的治疗,如瑜伽、放松疗法和各种拳数给予适当的身体和精神心理的放松.

以上是应激反应对身心的影响和我们如何调节应激反应来促进健康,希望在高压生活环境下的你们能够合理的调整自己,减少应激反应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健康的心态表现

一、一个健康心态的人会热爱生活的每一个内容,他们很享受生活所带来的乐趣,平时喜欢交朋友、看电影、看书、听音乐、游山玩水等等这一切,而且他们从来不会抱怨生活,更不会感叹命运。如果想要改变现实,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中获得。

二、对于一个心态健康的人来说,从来不沉湎往事不能自拔,甚至能完全消除内疚以及悔恨,这是区别精神愉悦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他们都知道悔恨过去只是破坏自我形象,从往事中吸取教训更为有益。因此,他们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刻,实现自己的愿望和抱负。

三、心态健康的人从来不会取悦别人,没有他人的赞许与喝彩,生活中照样过得很精彩,他们的内心指导言行,并不在意别人的评头论足,他们胸怀坦荡,敢于直言,不必字句斟酌想办法取悦别人。

四、拥有健康心态的人不会被常态所折腰。并非他们是叛逆者,他们有自己的选择,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们会创造一种人人都能心情舒畅、愉悦精神的气氛,从中获得乐趣,享受自然界,没有虚伪做作,没有任何牢骚抱怨,只是理智接受。

其实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会健康长寿,这也是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行为表现。其实无论是任何人,只有确保心理健康的情况下,生活才过得充实,从中才能获取快乐和幸福。

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与危险情况下引起的高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在应激状态下,人会有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反应,生理反应主要是肾上腺和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兴奋,此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肌张力变化等以应对各种刺激。心理上的反应最常见的是焦虑,还有愤怒、内疚、恐惧、抑郁、习得无助等。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容易得高血压、冠心病等,长期的焦虑会导致头晕、头痛、头部、背部不适,麻木,消化不良,胃炎,睡眠障碍等。


[图片1]

处理方式有:1、离开应激源,即回避一些场合或相应的情境(这是消极的应对)。2、习得应对技巧:(1)投入到积极的工作中去,(2)及时处理当前事件,(3)建立合理的认识(心理咨询),(4)学习应对应激的心理技能,包括学习放松技术,加强深呼吸来促进放松等。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1.智力标准。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的最基本的心理健康条件,良好的智力水平是一切社会人学业成功、事业有成的心理基础。用IQ值来表示。智商≥90为正常,上不封顶,<70为智力落后。智力不正常的人心理不可能健康,但是IQ不能说明一个人的成就,IQ高也不能保证心理健康。因此,IQ高的人不要幸灾乐祸。

2.情绪标准。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情绪稳定,而且还得心情愉快才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且情绪的变化应由适当的原因引起,还要与情绪反应的程度相适宜。

3.意志标准:是指人自觉地确定活动目标,支配自己行动,克服重重困难,以实现预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意志是成功做任何事情的阶梯,如果做事过于优柔寡断、徘徊不前、思前想后,或不计后果、草率等都是意志不健康的表现。

4.社会适应标准:较好的社会适应性主要包括①具有较好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②能建立积极而和谐的人际关系,能适应周围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既治病也致病,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之必须;③处理和应付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如作出决定、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情绪控制、心理换位、人际沟通等能力。

5.“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基本相符。研究证明,不能有效地面对现实、处理与周围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重要原因。所以要面对现实、把握现实,主动适应现实。

6.心理活动特点应符合年龄、性别特点。人的一生要经历各个不同年龄阶段,每个年龄阶段都有该年龄阶段的特点。

7.注意力集中度。注意力是一切活动取得成功的心理保证。如果一个人缺乏注意集中和保持稳定的能力,就不能很好完成有目的的活动,如儿童多动症,成人的焦虑抑郁症等都会存在注意力问题。一般5~7岁可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分钟;7~10岁为20分钟;10~12岁为25分钟;12岁以上为30分钟,甚至更多。

8.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使人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健康人格就是宽容、悦纳、善待他人,不斤斤计较、怨天尤人、百般挑剔,就是要有自知之明,能正确评价自我。即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9.在不违背大家的利益的前提下,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10.在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和法规的情况下,对个人的基本需求能作恰当的满足。

更多培训课程,学习资讯,课程优惠,课程开班,学校地址等学校信息,请进入 勤学思培训网KTYKGJ 详细了解
咨询电话:

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课程?赶快告诉课程顾问,让我们顾问马上联系您! 靠谱 的培训课程,省时又省力!

微信访问

#tel_020#